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k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与骨干,是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近20多年来,世界政治形势剧烈变化、全球化浪潮影响日甚、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本科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正在积极进行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但对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清,对本科教育任务与功能认识模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严重趋同,阻碍了本科教育改革。本研究将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放到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背景下,系统梳理与总结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演变过程及其对本科教学的影响,分析不同时期本科教育的成因及其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本研究从高等教育内部全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及内在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重点是本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的转变; 外部从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规律出发,深入分析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深刻变革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从而明确大学本科教育在新的形势下新的任务与使命。最后提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新理念及其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探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本研究从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两个方面考察分析了本科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清末大学“造就通才”的理念,其实是一种以大学预科为基础的高级专门教育理念; 大学本科教育要培养的是“明体达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多为高级精深的专门课程; 高等学堂(大学预科)的课程以普通基础课程为主。“硕学闳才”是对高级专门教育理念的继承,但这种理念下的本科教育一方面注意培养学术专才,另一方面也强调培养民主政治需要的通才; 大学本科的课程分通科与专科,通科部分有基础课、概论课等; 预科年限与课程缩减,分属各科; 呈现出教育理念转变的趋势,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一种教育理念。通才教育理念自19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逐渐兴起,通才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培养,注意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平衡,强调培养眼光远大的社会人才; 课程体系上由博返约,由通入专,大学各学院共同必修科目不仅为高深专门学术奠定了广博的知识基础,还具有文化陶冶与人格培养的价值。专业教育理念适应了建国以后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国家建设需要,专业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是按专业招生、培养、分配,以专业为教学的中心,围绕专业构造课程体系; 专业教育模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后来却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桎梏。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后针对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弊端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种理念的特点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增强适应性,强调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应的,在教学改革方
其他文献
农村经纪人将农业市场与生产连接起来,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改革起着推动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云南省对当前农民经纪人的带动作用和他们经营中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为云南
通常情况下,建筑上下层结构形式、柱网尺寸等的差异性。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实现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借助梁式盖楼转换、箱型盖楼转换、厚板转换、斜柱转换等转换层结
每年10月以后,高温干旱少雨的天气较多,这段时间也正是部分移栽油菜的缓苗期。及时播种,移栽后水肥条件好的地块,油菜及时缓苗,根系下扎,油菜能吸收到土壤较深处的养分,表现
目的探讨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1)、尿酸(SUA)水平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
改革开放三十年,新中国六十华诞,建党八十八周年。这三个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三次重要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参照。对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蜕膜是母胎直接接触的界面,是母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研究表明,蜕膜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1/
财务循环是通过具有务实性的管理循环有效性来实现,其中本质是成本核算,即搜集成本核算表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加以分析和解释。本文着手于铁路系统财务管理的循环控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