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化的音像交流过程中,视频编码压缩方法及技术是提高音像信息传输速度和保证音像信息传输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研究视频编码的基本理论和国际上两大系列压缩标准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的音视频压缩标准AVS的关键技术和AVS与国际视频压缩标准的差异,重点研究了视频压缩标准中错误检测和码率控制技术,并针对传统的错误码流检测方法和码率控制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偶校验位的错误码流检测方法、一种改进的线形预测模型码率控制算法和一种宏块层码率控制算法。它们的思想分别为:1.基于奇偶校验位的错误码流检测方法。该方案首先在编码端对经过(zia-zia)扫描后的DCT系数的最低有效位嵌入数字水印,然后在解码端,对这些位置的交流系数进行检查,如果相应位置上的数不符合编码端嵌入规定,则可判定该宏块在传输中出错。通过在测试模型上验证,该方法能以牺牲较低PSNR值为代价的情况下使错误检测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且传输比特流中不会增加额外的开销而影响到传输效率。2.改进的线形预测模型。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前一帧相同位置基本单元、当前帧前一基本单元与当前编码基本单元之间时间和空间相关性,对原线形预测模型对基本单元复杂度(MAD)的预测精度进行了矫正。实验表明,矫正后的预测MAD比原预测MAD更加接近实际MAD,能够有效的提高提高图像质量和减少码率偏移。3.宏块层的码率控制算法。我们利用了现有的MAD值表示出当前编码宏块的复杂度,以自适应的调节量化参数。对复杂度高的宏块采用较小的QP值,对复杂度低的采用较大的QP值,该算法弥补AVS中码率控制算法在宏块层没有码率控制策略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