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以《中国日报》(2008-2010)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nyho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中,英文报纸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日报》在其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一家全国性英文日报,《中国日报》为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中国未来国家形象的构建,以《中国日报》为代表的中国对外媒体方阵将是重要力量。  面临中国对外传播主客观的多重机遇和挑战,《中国日报》不断调整、改进。2008以来的3年间,《中国日报》就经过了三次改扩版。其报道内容更加遵循和重视新闻传播规律。  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在国际交往中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我国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越来越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优化。在新世纪向世界展示一个“和平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理应肩负的重任,也是《中国日报》对外传播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手法,从“量”上呈现了《中国日报》所建构的我国国家形象的特征,从“质”上探讨了该报在构建我国国家形象时所采取的成功策略。针对该报在传播国家形象时存在的“受中文报道模式的困扰”,“公信力不足”和“新闻业务出现纰漏”等不足之处,本文特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以期能为《中国日报》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随着政治民主、市场经济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民意调查报道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常见的新闻报道形式。本文以民意调查报道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和现状做了深入、全面的梳理和剖析。对
用动光弹方法对单列及多列条形药包同时起爆与微差起爆的爆炸应力场作了较全面的实验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这对指导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Using the method o
期刊
随着第29届奥运会、第13届残奥运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体育新闻报道在新闻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8北京奥运会不是我国体育传媒发展的顶峰而是体育新闻报道的转折点。在后奥运
在当今中国,大众媒体无所不在的触角己延伸至东南西北各个角落,以致“媒介素养”一词成为我国传播界和教育学界出现频率较高的热门词汇。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呈现出
按照欧阳宏生先生的《纪录片概论》中对中国纪录片的分期方法,从1997至今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拓展期。张以庆则属于我国纪录片拓展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编导。①在我国当代纪录片
良好的国家形象己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旗帜,成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总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