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枯萎病(Cucumber Fusarium wilt)又称萎蔫病,蔓割病等,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的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FOC)。黄瓜对枯萎病菌的抗病机制有被动机制和主动防卫机制。被动机制主要是植物本身形成的某些结构障碍和化学成分,如细胞壁的角质、蜡质、木质素等。主动防卫机制主要是影响病原物细胞透性的蛋白质和核糖体失活蛋白等,其反应主要包括活性氧的释放、防卫基因表达、过敏反应和系统获得抗性等。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下病原菌侵染的黄瓜植株生理生化反应,以期从生理生化水平上阐述硝态氮的抗病机制。并为黄瓜枯萎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黄瓜枯萎病发病的影响,通过分析病原菌侵染对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下黄瓜植株的生长、发病程度、光合特性、水分吸收、叶片温度、枯萎酸含量、物质代谢等的影响,探讨了硝态氮的抗病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不同浓度铵态氮植株相比,硝态氮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各浓度下的铵态氮植株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均略高于相对应浓度的硝态氮植株,铵态氮植株的根系中全氮含量、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硝态氮植株。病原菌侵染使不同浓度铵态氮植株的生长、光合、水分吸收受到显著抑制,并干扰植株的物质代谢。病原菌侵染除对2mM的硝处理植株有显著影响外,对其余浓度的硝处理植株无明显影响。2.与不同浓度铵态氮相比,不同浓度的硝态氮显著降低了黄瓜植株的发病率;铵态氮浓度越高,发病越快,从植株发病到死亡持续的时间越短;而硝态氮下情况相反,硝浓度越高,植株发病越慢,从植株发病到死亡持续的时间越长。3.不同浓度铵态氮植株叶、茎中的FA含量都显著高于各浓度下的硝态氮植株,且铵浓度越高,FA含量越高,而其根中的FA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并显著低于不同浓度的硝态氮植株根中的FA含量,不同浓度硝态氮植株叶、茎、根中的FA含量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