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上斜肌影像学的形态变化,包括上斜肌最大横截面积和肌容积的变化,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病理改变。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15人(17眼)设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10人(10眼)设为正常对照组。应用磁共振(MRI)对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上斜肌进行轴位和冠状位扫描检查,表面线圈磁共振(MRI)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及三维物体测量方法测量并计算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和正常人的上斜肌最大横截面积和肌容积。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MR]眼眶轴位、冠状位图像清晰显示上斜肌肌肉形态,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较正常对照组的上斜肌形态明显变细。(2)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上斜肌的最大横截面积为(14.83±3.55)mm~2,肌容积为(188.89±57.03)mm~3。正常对照组上斜肌的最大横截面积为(18.90±1.46)mm~2,肌容积为(256.05±21.92)mm~3。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最大横截面积和肌容积同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p<0.05)。(3)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组中最大横截面积和上斜肌肌容积与年龄均无相关性。(4)正常对照组上斜肌肌容积的95%可信区间下限为240.37mm~3。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组中,有12例(70.59%)的上斜肌肌容积低于上述区间下限,5例(29.41%)高于上述区间下限。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上斜肌影像形态明显缩小,这一形态变化与年龄不相关。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可能存在肌肉、肌腱、眼外肌(直肌)滑车pulley等多种先天性解剖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