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熊果酸及新型衍生物US597对肝癌细胞粘附、侵袭转移能力的作用,研究其体内抗肿瘤转移的活性及其对细胞内粘附转移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熊果酸及衍生物抗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对UA/US597进行活性检测,测定其对3种不同类人肝癌细胞HepG2、MHCC-97H、MHCC-97L和对人正常肝细胞L02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毒性,筛选出药物安全有效的浓度范围;通过细胞粘附实验、迁移实验及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UA/US597对肝癌HepG2细胞粘附、迁移运动及侵袭穿膜能力的影响;采用B16-F10细胞构建C57BL/6小鼠实验性肺转移模型,评价UA/US597的体内抗肿瘤转移作用;利用qRT-PCR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基因芯片及免疫组化法研究UA/US597在体内外抑制肝癌粘附转移的机制,检测UA/US597作用后肝癌粘附转移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以及其对肝癌粘附转移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UA/US597能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在低浓度(0.2-5 μM)范围内,UA/US597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与对照组相比,UA/US597对肝癌HepG2细胞的粘附、迁移及侵袭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体内B16-F10小鼠黑色素瘤实验性肺转移模型的结果显示,80mg/kg的UA及US597给药28天后,小鼠肺转移结节数明显减少,肺转移的抑制率分别为14.45%和60.24%,且未发现小鼠体重下降、内脏组织毒性及血常规异常等药物副作用。同时,UA/US597能显著延长荷瘤实验小鼠的存活期。进一步研究发现,UA/US59-7能明显抑制HUVECs细胞表面ICAM-1、VCAM-1和E-selectin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此外,UA/US597有效调控肝癌HepG2细胞粘附信号通路中α6β1整合素、FAK、Src、paxillin 及 PTEN 蛋白的表达。结论:低浓度的UA/US597体内外具有显著的干预肝癌细胞的粘附、迁移和侵袭转移的活性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其抗肝癌粘附转移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AM-1、VCAM-1和E-selectin的表达及调控肝癌HepG2细胞中α6β1整合素信号通路及下游传导蛋白的表达,从而干预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抑制肝癌转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