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受试组和CSM组的颈椎管容积占有率的不同,探讨它在CSM病情评估和术前计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使用螺旋CT分别扫描20名正常受试者和36名CSM患者在中立位下的C4-C6节段,并将数据导入GE Advantage工作站处理。测量每一个横断面上的骨性颈椎椎管和纤维性颈椎椎管的横截面积以及椎管和椎体矢状面上的径线,由此可计算出Torg指数和有效颈椎管率。使用MATLAB计算出颈椎的椎管容积占有率,并采用JOA评分来评估颈脊髓的功能。结果:CSM患者的颈椎管容积占有率较正常受试者明显升高(P<0.01)。CSM患者的Torg指数与JOA评分无相关性,其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171(P>0.05)。然而,继发性颈椎管矢径、有效颈椎管率、颈椎管容积占有率与反映脊髓功能的JOA评分相关,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439(P<0.05),0.491(P<0.05)和-0.613(P<0.05)。结论:颈椎管容积占有率是一个客观反映颈椎管和颈脊髓受压状态的指标,并且与颈脊髓功能相关。颈椎管容积占有率在预测CSM病情发展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受试者和CSM患者颈脊髓DTI指标的变化,探讨DTI在CSM临床诊断、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使用GE Signa HDxt 3.0T磁共振机对30例正常受试者和50例CSM患者分别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和DTI扫描,将所有的图像传送到Advantage Workstation VolumeShare 5工作站,使用GE Functool 9.4.05对DTI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可以得到颈脊髓的DTI纤维束图像和脊髓不同节段横截面对应的DTI图像、ADC彩图和FA彩图。分别测量记录正常受试者和CSM患者C2-C3、 C3-C4、C4-C5、C5-C6、C6-C7节段颈脊髓的DTI指标ADC值和FA值。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记录CSM组的mJOA评分和Nurick分级。利用SPSS 16.0软件分析比较DTI指标在正常受试者和CSM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脊髓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 正常受试者颈脊髓的DTI参数值不是均一不变的,而是从头侧向尾侧ADC值逐渐增大而FA值逐渐减小(P<0.05)。2. 正常受试者颈脊髓的DTI参数值有年龄差异(P<0.05),但是无性别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ADC值逐渐减小而FA值逐渐增大。3. CSM患者颈脊髓的DTI纤维束成像可以直观的反映出脊髓受压的部位以及脊髓功能状态(DTI参数)的改变。CSM患者颈脊髓的DTI图像、ADC彩图和FA彩图不仅能从形态上反映出脊髓的压迫,而且ADC彩图和FA彩图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直观的反映出脊髓的功能状态(DTI参数)。随着脊髓受压的加重,在ADC彩图中,ADC值逐渐增大,表现为颜色:蓝→绿;在FA彩图中,随着脊髓受压的加重,FA值逐渐减小,表现为颜色:红→黄→绿。4. CSM患者颈脊髓最大压迫水平处和正常受试者同一水平处的DTI参数值存在明显差异(P<0.01),脊髓受压处ADC值增大,FA值减小。5.CSM患者颈脊髓最大压迫水平处的FA值与mJOA评分呈线性相关,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58(P<0.01);与Nurick分级呈负的线性相关,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39(P<0.05)。6. CSM患者术前C2-C3处的DTI参数值与正常受试者间有明显差异(P<0.05),ADC值大于正常受试者,FA值小于正常受试者。7. CSM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C2-C3处的FA值与mJOA评分呈线性相关,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63(P<0.01)、0.61(P<0.05)、0.53(P<0.05)、0.55(P<0.05);与Nurick分级呈负的线性相关,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44(P<0.01)、-0.43(P<0.05)、-0.39(P<0.05)、-0.46(P<0.05)。结论:1. 正常人颈脊髓的DTI参数值并非均一不变的,其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年龄相关性表明DTI对脊髓内的退行性病变是敏感的,而这些病变是传统MRI难以发现的。2.DTI能够发现在T2 WI影像中显示正常的脊髓的损害,其可作为反映脊髓损害的影像指标,较传统的MRI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 颈脊髓的DTI纤维束成像、DTI图像、ADC彩图和FA彩图不仅能从形态上反映出颈脊髓的压迫,而且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直观的反映出颈脊髓的功能状态(DTI参数)。4. 脊髓受压节段的FA值与术后较好的脊髓功能恢复有关,其可作为一个有用的手术结果预测指标,从而指导合理的选择手术病例。5. 受压节段以上高位颈脊髓水平(C2-C3)处的DTI指标更便于测量,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CSM早期诊断及术后脊髓功能评估的敏感的影像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