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患病数量、所患疾病种类、所患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特点,了解中医证素在不同年龄段、性别老年共病住院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初步探讨老年共病住院患者不同疾病与辨证要素的相关性,为中医药在老年共病管理及防治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证素信息,应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共收集252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年龄平均(80.56±8.69)岁,男性136例,女性116例。患有共病数量2-14种,72.6%的患者同时患有4-9种疾病;患病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心律失常,骨关节病,感染性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下肢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80岁的老年共病患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感染性疾病、下肢血管疾病所占比例高于60-79岁的老年共病患者。2.病位要素在老年共病患者中按频率从高至低排序:肾>肺>脑>心>经络>脾>肝>胃>筋骨>膀胱,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阳虚>血虚>阴虚>痰浊>湿>气滞>血瘀>水饮>火热>内风。证素的年龄分布:病位肝在60-79岁老年共病患者中所占比例高于≥80岁患者(P<0.05),病位肾、肺、心神(脑)、经络在≥80岁老年共病患者中所占比例高于60-79岁的老年患者(均P<0.05)。性别分布上,病位肝在女性老年共病患者中所占比例高于男性(P<0.05);病位经络在男性老年共病患者中所占比例高于女性(P<0.05)。3.在老年共病患者中,相比于无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患者,证素心、气滞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老年共病患者中占比较高(P<0.05)。与未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相比,证素经络、心神(脑)、痰浊在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P<0.05)。相比于未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阴虚、痰浊、血瘀、肺、心神(脑)、经络、脾在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中更多见(P<0.05)。与无下肢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相比,血虚证在患下肢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中更多见(P<0.05),患有感染性疾病或房颤的患者存在更多兼证(P<0.05)。结论:老年共病患者身兼数病,伴随年龄增长,疾病分布会发生一定变化,因此对于老年共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更需及时多方面评估以选取最优方案。老年共病患者临床表现及证候更为繁杂,辨证并确立治则的难度较大,老年共病的病理改变多属本虚标实,证素在患有部分疾病的老年共病患者中具有特异性,在应用中医药对老年住院共病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时,辨证需分清主次综合考虑,选方用药合理配伍,以期取得确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