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C电子商务模式中的“柠檬”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ng198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C2C网络交易,即个人对个人的网络交易方式。虽然C2C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感受:产品极其丰富,购物方便、送货上门。但是CNNIC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仍有75%的网民没有参与过网络购物。其针对网上购物的障碍做了调查,发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无法确保所得到的交易信息的质量,由此可见,在C2C网络交易中消费者面临着信息不对称,而由此产生的“柠檬”问题阻碍了C2C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对C2C网络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找到解决“柠檬”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引导这种新兴的交易模式更有效率和更长久的发展下去。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传统“柠檬”模型为出发点,分析C2C网络交易的具体特征,得出C2C网络交易中涉及信息不对称的环节更多的观点,然后将其融入到传统柠檬模型中,构建出C2C网络市场“柠檬”模型,并从模型中得出在C2C网络交易中存在“柠檬”问题的结论。然后通过两个具体实例的分析对网络“柠檬”模型做出验证。第一个实例借鉴了美国经济学家休斯顿及斯宾塞对美国铸币在线拍卖市场的调查;第二个实例是对淘宝网上某种化妆品的成交数据的研究。通过数据的改良及回归分析得出,消费者愿意为网上销售的该种商品支付的价格约为53元,而在实体市场中,该商品的售价为165元,由此证明了C2C网络交易中柠檬问题的严重性。接着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在实体市场中解决“柠檬”问题的途径并不全部适用于C2C网络交易,而该问题的解决需结合C2C电子商务模式自身的特点,依靠卖家、买家、第三方中介及政府的共同努力,采取经济与非经济并用的手段。文章最后根据我国C2C网络交易的真实数据,分析了我国C2C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柠檬”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我国C2C网络柠檬问题的具体途径,比如采用使消费者更容易理解的交互界面、加快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希望能对我国C2C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本文的主要创新处在于,将C2C网络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范围扩大,构建出网络“柠檬”市场模型,并通过对具体数据的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越来越多,跨国公司成为更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呈现出与东欧和俄罗斯等转型经济体越
中日之间的环保合作由来已久,以往,中国都是处于受援国地位接受日本的无偿援助。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对华的无偿援助呈明显递减趋势,这种无偿援助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对
选择云南省文山州3家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畜禽养殖场开展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用网格法进行随机布点,每个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共布设5个监测点位,监测项目为pH、镉、锰、砷、铅、铬、镍、锌、钴、铜、钛。结果表明:在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3个监测区域内15个点位中,共有11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73%,超标因子主要为镉、铬、铜、镍。依据监测结果分析了超标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