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传统聚落室内物理环境评价及改善——以宜兴周铁镇老街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28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室内工作、生活,室内环境的优劣与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古建筑聚落不仅是文化的建筑载体,也是相当一部分现代人的生活场所。然而,在快速城镇化的压力下,古建聚落面临被破坏乃至损毁的局面,使得室内环境变得愈加恶劣,人们也因此承受着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基于古建聚落保护的理念,作者拟从室内物理环境评价这个角度进行研究,使得传统民居在保持其人居使用功能,提供居民一个健康舒适人居物理环境。  第一章提出问题,第二章从室内物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相关理论开始,初步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针对宜兴当地传统民居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及对当地居民进行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演化的问卷调查,得出一些主观结论。第四章对民居物理环境相关参量的现场实测,分析、归纳和总结传统民居客观物理环境实态及存在的问题,与第三章结果相互验证。第五章在此前发现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地室内物理环境改善提出一些意见。
其他文献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行,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乡村建设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乡村人口外流数量的
现代城市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垂直发展,即向上延伸几十米至数百米,向下也拓展到了数十米的空间,从而使城市形成大量的“空中空间”和“地下空间”。屋顶绿化能够在不占有稀缺城市
而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同时城市空间与城市交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因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在全球得以倡导,人们也更日益关注城市空间的
在我国的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使不少城市难以达到宜居环境的标准,城市热环境成为关注的焦点。城市热环境问题包括城市气候、城市规划、城市下垫面组成等多方面的因
学位
近年来,自保温体系在夏热冬冷地区的推广应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由于自保温体系中热桥的存在,造成了热桥处热流损失增大和热桥处内表面温度降低。这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传统格局的载体,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是国家的一种社会资本,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心灵之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村落消亡的速度触目惊
随管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人口急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日益恶化。城市建筑足最大的人工环境,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不容小觑,在这样一种意识下,可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