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动态助词研究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变文》汇集的是唐末至北宋初期的“俗讲”文学作品,口语化的程度较高,是研究唐五代汉语的珍贵资料。它记录的时代为南北朝至宋初约一千年,反应了当时北方方言的面貌。这部作品也反映了汉语发展史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的语言面貌,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转变时所发生的词汇和语法方面质的变化,在《敦煌变文》中几乎都能找到明显的证据。它是汉语史,尤其是近代汉语研究十分重要的语料。  本文研究的是《敦煌变文》里的动态助词,共分为八章。前七章分别介绍七个动态助词,每一章分为两个小节,每一小节的第一部分简要概括前辈时闲对该动态助词的研究概况,介绍他们所持的观点和争论的焦点,并给予简单评价;第二部分应用数据库的手段,全面收集该动态助词所出现的句子,然后根据他们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内容,从语法化等级的角度详细分析、论证,找出他们作为谓语动词、结果补语、能性补语、趋向补语、动相补语以及动态助词的句法结构形式,使我们对这七个动态助词进行更好的把握,同时也使我们对于《敦煌变文》乃至唐五代助词系统有更全面的了解。本章主要是想通过对《敦煌变文》里各个助词多种用法的描写,来分析这些助词在该时期所处的语法化等级。  本文在第二章探讨了在《敦煌变文》里,为什么有些助词可以同时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而相同的语法意义又有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如动态助词“却(却)”既可以表完成貌,又可以表持续貌;同样是完成貌,却可以同时由“了”、“却”等来表达。本文在讨论敦煌变文里的动态助词与动态范畴关系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他文献
为了较好的理解《无名书》小说创作的艺术特点和创新之处,笔者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现代精神探索体小说。无名氏在追求精神哲学的强大动力下,融合借鉴了其他艺术种类的特点,最终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白痴》等。他不仅是伟大的作家,也
刘长卿和韦应物是大历时期的著名诗人,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世称刘随州,著有《唐刘随州诗集》。刘长卿诗作丰富,擅长五言,有“五言长城”之称
胡适先生在《国语文学史》、《白话文学史》等著作中,有许多对李杜诗歌的评论,且他的评论有相当部分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但是学术界对胡适的李杜诗歌批评进行系统的专题性
学位
知识—是指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所认识的客观世界的成果.同时也是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知识观是对于知识的看法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