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合作社发展有百年历史,从三民主义、共产主义时期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作社有不同实践。自上世纪80年代,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以及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股份合作制试验,到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发展起来。但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不规范发展状态,有各种挂牌、翻牌、空壳合作社。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进一步发展,怎样看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种不规范现象,本文结合国际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合作社的演变过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的分析基础上,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外部的利益关系,并从非农合作上扩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基于理论,结合现状,利用理论,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建议,以专业农民结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入利益相关者,促进更多合作制组织的发展,政府规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本文尝试构筑历史变迁、利益分析、空间扩展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当今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寻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之道。本文最后所获得的结论是:合作社在中国持续着制度变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利益相关者联结成合作制组织,从非农合作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空间。本文共八章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国内外合作社的历史变迁。本章从国际合作社原则不断变迁讲起,结合西方国家的不同实践,联系我国合作社发展历程,从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合作社都有不同的开展形式。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上世纪90年代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的继续。第三章,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本章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当前状况,农民专业合作社虽有别于以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叫法,它的内部治理还是之前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的延续。《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虽有规范,当前政府为鼓励多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而注册简化、不验资、税收减免、扶持资金使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当中存在真假、规范不规范、综合型、专业型模式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主导农业产业化这样的问题。本章举出了三个案例就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析——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本章以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利益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涉及到管理者、成员之间的一级利益相关者以及合作社与社区、政府、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自然环境的二级利益相关者,如何处理利益关系对合作社发展至关重要。以利益相关者为考虑连结利益相关者下的合作制组织,不简单理解形式上的合作社,而是从把握合作的本质,构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制组织,组织的治理倾向于网络治理。本章举出了三个案例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的合作社的利益处理关系。第五章,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空间扩展——非农合作。本章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需要的空间问题,如今合作社体系的缺乏,合作社建立仅仅限制于农业,在工商业等非农行业则是不存在,但不能否认合作社的治理框架是适合非农行业的,合作社原本是起源于工人所组成的消费合作社,在中国伴随农民分化、农村城市化和工商资本大幅度进入农业领域,从农民合作到三农合作,到工人、消费者、个体经营者主导的城市里工商业的非农合作,合作已经不限制于农民主导和三农领域,合作有了更大的空间,以非农合作的开展和非农合作社的建立来扩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空间。既有的城市市民社会已经有了非农合作的基础,但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产业集约化发展中物质资本主导,而作为人力资本的劳动自下而上的合作社组织没有发展的制度供给。从广阔的合作体系构建和非农合作的开展,这才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一种对接和支持。第六章,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章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建议:以专业农民结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专业农民结成的队伍;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融入利益相关者,促进更多合作制组织的发展;政府规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政府经营权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模上适当控制,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从挂靠开始,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的发展要以夯实基层社为前提。第七章,结束语。本章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走向,并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走向:合作社在中国持续着变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利益相关者联结成合作制组织,从非农合作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空间。下一步的要研究的问题是:产业组合问题,合作体系建立问题,非农合作组织建立问题,合作制组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