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对于国际贸易安全性与物流通关便利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此,发达国家纷纷建立起不同类型的口岸单一窗口,借以实现简化进出口贸易通关程序、加快政府与贸易经营企业信息传递、协调政府部门有效利用监管资源、降低政府执法和进出口贸易成本的目的。然而,由于我国口岸管理体制的独特性和局限性,我国电子口岸发展受到制约,单一窗口建设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首先对该领域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了对本文的启示。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与单一窗口建设紧密相关的“无缝隙政府”论、“政府流程再造”论、“电子政府”论等三类理论的发展和实践,以及单一窗口在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几钟主要类型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对比和研究,归纳出了单一窗口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同时,笔者结合国情实际,对我国口岸管理和单一窗口建设的现状、困境、问题以及机遇进行了剖析阐述。从而在宏观和微观上形成了对单一窗口建设的全面把握。 在以上基础上,笔者结合广州南沙口岸的实际,运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对海关与检验检疫部门在现行体制框架下,开展关检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单一窗口的现实路径进行了实验和分析,提出了建立以“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为标志的单一窗口通关模式的构想,并对该方案的思路目标、实现方式、比较优势、预期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得出了该模式是我国现行口岸体制下,具有现实可行性、操作性以及实践价值的一种单一窗口建设模式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