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为研究对象,基于潜在天然植被和多目标森林经营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森林景观规划方法。研究内容包括:森林景观格局现状分析,潜在天然植被的确定,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求解,群落生境调查与分析,森林发展类型设计。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以土地利用类型、林分起源及森林群落优势树种为主要依据的二级景观要素分类体系下,分析了金沟岭林场的森林景观格局现状。结果认为,林地是该区域主要的景观基质,对控制景观整体结构起着主导作用。但研究区人为干扰对景观的影响很大,景观破碎程度较明显。因此,建议对研究区森林景观进行结构调整,使之逐渐恢复成以潜在自然植被为主的近自然状态的顶级群落类型。(2)综合考虑立地、群落演替阶段并参考气候变化下东北地区潜在植被的模拟等相关文献,确定当地的潜在天然植被类型为红松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云冷杉混交林及蒙古栎林。以不同龄组的潜在植被面积作为决策变量,考虑蓄积量、地上碳贮量和树种多样性三个经营目标,以海拔、地形作为约束,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得到了最优解。模型解具有一定的林学意义,基于潜在天然植被的森林景观规划是一种可行的方法。(3)以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潜在天然植被为指导,通过群落生境调查与分析,把林分发展分为竞争生长阶段、竞争生长到质量选择的过渡阶段、质量选择阶段和近自然森林阶段,并分别提出了各发展阶段的近期经营措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森林发展类型的设计实例,根据群落生境、群落的演替阶段确定目标林相(潜在天然植被),并结合森林培育的需求(包括各种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确定树种组成、更新目标和森林经营技术等。森林发展类型设计可以满足人们对森林经济、生态和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