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贴对肺炎痊愈后再次呼吸道感染影响的随访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肺炎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发展快,临床以咳嗽、咯痰、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经过抗感染及积极对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可明显好转,体温平稳,但仍有部分患儿持续、反复出现咳嗽,或在肺炎恢复期反复患有呼吸道感染。  咳嗽是小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反射性的保护性反应,可以促进呼吸道粘膜表面外来物质的排出。但是反复的咳嗽往往会影响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然而,有咳嗽的原因很多,还有很多咳嗽的发病局限药物的使用,医生对症治疗的选择往往是困难。因此选择儿童易于接受,可以有效治疗咳嗽的方法也是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重要环节。不仅如此,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部分肺炎患儿临床痊愈出院后,虽然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好转,但是容易反复患有呼吸道感染,这对患儿及家长的经济、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肺炎恢复期的后续治疗及管理对控制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主要症状发病程度起到重要作用。西医目前对于肺炎恢复期反复咳嗽、再感染尚无优选治疗方法,中医基于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理论基础,调理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  止咳贴由于疗效显著,便于携带,易于被儿童接受在众多的中医治法中脱颖而出。止咳贴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外用制剂,采用中药外敷的方式,经过透皮给药,可以刺激穴位调和气血,激发经络功能。目前止咳贴在治疗小儿肺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应用止咳贴缓解儿童肺炎的临床症状一直是儿科医生热议的话题,在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应用这种辅助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咳嗽症状,也可能对肺炎恢复期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过本文应用止咳贴治疗肺炎恢复期患儿,通过对患儿出院随访观察,分析患儿一个月内再次患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病程、咳嗽、发热、咳痰等临床症状的发作程度,评价中医外治法止咳贴的临床疗效。  材料与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于大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符合肺炎纳入标准且临床治愈的120例患儿,随即分为止咳贴组与对照组,一组给予以止咳贴贴敷1周,一组作为对照组,并于出院第30天对两组进行随访,记录患儿30天内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人数、再感染病程、发热、咳嗽、咳痰人数。  结果:  1、肺炎痊愈后一个月内,止咳贴组与对照组相比,止咳贴组再次呼吸道感染人数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肺炎痊愈后一个月内,止咳贴组与对照组相比,止咳贴组再次呼吸道感染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肺炎痊愈后一个月内,止咳贴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再次呼吸道感染的发热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4、肺炎痊愈后一个月内,止咳贴组与对照组相比,止咳贴组再次呼吸道感染的咳嗽人数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5、肺炎痊愈后一个月内,止咳贴组与对照组相比,止咳贴组再次呼吸道感染的咯痰人数较对照组多,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6、肺炎痊愈后一个月内,止咳贴组与对照组相比,止咳贴组再次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肺炎痊愈后应用止咳贴7天,可以有效减少肺炎恢复期患儿一个月内再次呼吸道感染的发病人数。  2、肺炎痊愈后应用止咳贴7天,可有效的降低再次患呼吸感染时咳嗽的严重程度,缩短再次呼吸道感染的病程,增加咳痰量。但对再感染时发热无明显影响。  3、在临床应用中止咳贴显示了良好的依从性,容易受孩子和家长的接受,更方便携带,不刺激皮肤。  因此,止咳贴在小儿肺炎恢复期有着独特的作用,降低了小儿肺炎恢复期再感染的发病人数,解决了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逐渐受到广大医生的关注。本研究样本量小,应采取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本研究基于随访中主观性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实验室指标研究,特别是免疫功能的检测。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美术新课程》总目標第一句就提出:“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在美术鉴赏模块课程标准中第一条就是通过“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把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主体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主体教育的基本精神。
凡是优秀教师都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非常入神;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总想说话,课堂上乱哄哄的。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气质性格、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共同融铸成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受到学生欢迎、容纳、爱戴的主要原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
作爲被乾隆打入“貳臣”另册的清初重要人物,曹溶在政治上以身歷三姓、出仕二朝著稱,在文學上則以詞著名,詞風清麗雅正,被視作浙西詞派之先聲,同時亦是一位著名的藏書家、文
摘要: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是教育战线上存在着的明显的和潜在的“危机”,其存在的原因和防止的方法都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治本”的角度提出要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并从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四个维度进行了的阐述。  关键词:爱岗敬业;精神;教师;职业       教育是一种事业,教师是一种被人崇尚的职业。在教育界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许多教师本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精神,兢兢业业地战斗在教育
目的:以离体海马脑片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细胞外记录技术,初步观察丙泊酚对维生素A缺乏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电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正常和维生素A缺乏SD大鼠,处死后制备海马脑片,在混合气体饱和人工脑脊液中孵育2小时,选取较好的脑片进入实验,脑片分组和处理因素如下:N1组:正常对照组,无维生素A缺乏,不给予丙泊酚处理;N2组:无维生素A缺乏,脑片灌流液中加入丙泊酚至终浓度为50μmol/L;VAD1组:
新课程的改革,为教学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引领着教学走得更高,更好,也为改变传统校本教研的不足和提高学校校本教研的质量发挥着巨大作用。走进新课程,学习新课程,让教师们欢喜,雀跃,也让校本教研成就着教师们的发展,成长之梦。下面,我就新课程校本教研下教师的成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方式更优化  清晰的教学思路,优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教学的发展。条理,清晰,简洁,流畅的教学思路,会给
摘要:后进生是名不经传的弱势群体,后进生在农村教育这样大环境下居高不下,普遍人都以为后进生是低能儿,后进生是语文教学的“包袱”.要大面積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后进生语文水平是首当其冲,如果我们及时对后进生进行智力扶贫和非智力扶贫的话,使后进生赶上一般同学的水平,让后进生有可能成为杰出人物的特殊群体。因而,转化语文后进生的对策必须剖析语文后进生种种的不良心态,找出其病因病症,转化语文后进生的对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注重熏陶感染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初中语文体现了人文之美,内涵丰富,其中感恩教育的内容就是其中的底蕴之一,课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师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除了加强语文的工具性外,还要加强人文性教育,作为语文老师要深挖语文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  一、解读生本,抓住教育的契机  初中学生的成长过程的特点,决定了初中时期是实施感恩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