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地域比较研究——以长春市和上海市为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x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适合时代要求的融资方式是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对于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差异明显,其中上海市和长春市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因此,对两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广泛意义。  本文通过对比,发现两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上海市融资渠道多样,长春市融资渠道较少;二,上海市贷款融资、自筹资金等资金来源的结构比较均衡,长春市对自筹资金依赖程度过高,资金来源结构相对不合理;三,上海市融资市场化水平较高,长春市较低。  接着,本文进一步分析两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规模效益不同;二是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不同;三是金融生态环境不同。  最后,把上述分析结论从特殊推广到一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一,各地区要因地制宜选择融资方式;二,落后地区应提高融资市场化水平;三,发达地区要不断创新融资方式。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通过对有关劳动力转移的文献研究发现,大都研究都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和劳动力转移效益展开,很少有涉及到农村
<正>兔瘟(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RHD)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以呼吸系统出血及实质器官变性、瘀血和出血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