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作为衡量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GDP也相应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名列世界第二位。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国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投资的快速增长是分不开的;二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在世界位于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少;三是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高达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六,自然灾害造成了GDP账面上的减少,但灾后重建,又导致投资需求的增长,拉动了GDP的隐性增长;四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尤其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五是在错误的政绩观指引下,官员一切以GDP为中心,一切围绕GDP开展工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生和公共服务;六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则呈现出失衡的增长态势;七是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贫富差距也进一步拉大。经济增长对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但经济大国并不等于经济强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大,不能完全代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GDP不能全面反映创造价值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也不能直接反映创造价值时付出的环境代价;对能源、资源过度的消耗,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的GDP虽然在速度和规模上发展较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GDP并不能准确的反映财富的增长。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研究GDP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发挥GDP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理清GDP增长与经济增长,GDP增长与经济发展,GDP与科学发展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GDP的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GDP误区的对策包括: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构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元化的监督体系,改变单一的经济评价指标,建立绿色GDP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得GDP变得“更真实、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