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神经监测电流刺激对家兔迷走神经、喉返神经的影响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5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初步探究术中神经监测电流刺激对家兔迷走神经(VN)、喉返神经(RLN)的情况下,观察神经肌电图(EMG)的振幅、潜伏期和心电图(ECG)变化以及组织学变化情况,确定电流刺激对神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不同电流强度下,测量刺激点引起有效神经肌电图的距离,即“电流辐射距离”。依据不同电流强度下的电流辐射距离来精准判定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的位置和走行,有利于神经探查与解剖。方法:解剖家兔暴露一侧迷走神经和对侧喉返神经,给予1-30m A电流分别逐次刺激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通过观察不同电流强度刺激下神经肌电图的振幅和潜伏期、心电图变化以及组织学变化,来评估神经对刺激电流的耐受程度、神经功能的完整和电流的安全性。给予不同电流强度刺激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引起有效神经肌电图。通过测量探针刺激点与神经之间的距离,确定该电流对应的电流辐射距离。结果:在给予1-30m A电流刺激,家兔喉返神经、迷走神经肌电图潜伏期、振幅和波形稳定,表明电流刺激对神经功能完整性无影响。在给予1-30m A电流刺激前后,家兔心电图、心率、R-R间期也无明显变化,表明心脏电生理稳定。1-15m A电流刺激家兔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组织学光镜下可见神经纤维髓鞘及轴突结构正常,无神经连续性中断、微循环紊乱或出血,神经细胞无变性、坏死,神经内血管也无明显破坏,即无损伤表现。20-30m A电流刺激家兔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组织学上看到神经外膜水肿和非特异性的弥漫性白细胞在神经外膜。表明在20-30m A电流强度时,神经功能完整,出现镜下神经损伤表现。实验中测得给予1m A、2m A、3m A电流刺激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时,对应的电流辐射距离是相同的,分别是1mm、3mm、5mm。给予5m A电流刺激迷走神经时,电流辐射距离是10mm。给予5m A电流刺激喉返神经时,电流辐射距离不可靠。给予5m A以上电流刺激,由于电流强度过大,引起神经周围组织广泛电流辐射反应,不能测出电流辐射距离。结论:给予1-15m A电流强度刺激家兔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神经功能完整,心脏电生理稳定,组织学无神经损伤表现,15m A以下电流刺激是安全的。给予20-30m A电流强度刺激家兔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神经功能完整,但组织学出现神经损伤表现。给予1m A、2m A、3m A电流刺激家兔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对应的电流辐射距离是相同的,分别是1mm、3mm、5mm。给予5m A电流刺激迷走神经的电流辐射距离是10mm。给予5m A电流刺激喉返神经的电流辐射距离不可靠。给予5m A以上电流刺激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不能测出电流辐射距离。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性地评价单用内镜下球囊扩张(EPBD)与结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EST)诊治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和维普数据库(VIP),纳入所有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Rev 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共848例病患,其中EPBD组432例,EST+EPBD组
目的:探讨FGF21/AMPK/ACC通路在胰腺部分切除所致高血糖大鼠肝脏甘油三酯沉积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手术组(Ⅲ组)及手术+干预组(Ⅳ组),每组各10只(n=10)。所有大鼠同等条件下喂养。Ⅰ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Ⅱ组开腹后仅切除脾脏,Ⅲ组、Ⅳ组开腹后行脾脏及胰腺部分切除术,并且Ⅳ组在Ⅲ组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干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目的:系统评价水溶性造影剂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9月。收集水溶性造影剂(试验组)对比保守疗法(对照组)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对纳入文献质量的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以及stata16
目的:探讨胰腺部分切除术所致血糖升高对大鼠肠道菌群及GLP-1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常组,n=10),B组(假手术组,n=10)只开腹切除脾脏,C组(实验组n=10)开腹切除脾脏及部分胰腺,D组(干预组,n=10)在C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干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0.1U/kg,每日一次)。观察各组大鼠术后体重的变化,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测空腹血糖,4周时各组
目的:比较牵引辅助与传统方法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15mm结直肠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系统地从5个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发表日期截止在2021年1月的对比两种术式治疗结直肠病变的文献。通过对比两种术式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来评估两者的疗效差异;通过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来评估两者的安全性差异;同时,通过对比两者手术时间、切除速度,评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实施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进行干预治疗,对术后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CBM数据库。搜集关于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rhBNP进行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均限制检索年份为建库至2020年10月
目的:探讨前髁与后髁过度填充现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因骨关节炎行保留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7例,其中男27例,女80例;年龄为46至85岁,平均(67.1±7.4)岁。通过X线数字化成像技术在膝关节标准侧位片上测量:术前髌骨厚度、术后髌骨厚度、术前股骨前髁厚度、术后假体前髁厚度、术前股骨后髁厚度、术后假体后髁厚度、术前髌股关节距离和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评估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后椎间融合器(cage)侧方移位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为术后该情况的处理提供生物力学的依据。方法:选择1名健康男性行腰椎CT扫描,获得其扫描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L3-L5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为正常对照
目的:1.验证软骨细胞焦亡是导致骨关节炎的因素之一;2.验证ROS增高可以激活软骨细胞焦亡途径;3.探讨ROS诱导软骨细胞焦亡促发软骨细胞炎症的潜在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C28软骨细胞的细胞系,用培养基(即1%的包含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形成的液体:5-10%的胎牛血清:90%-95%不含胎牛血清的DMEM)进行传代培养。细胞系按实验处理条件不同分为3组,正常细胞组:(A组,加入与诱导剂同体积的sal
目的:比较双钢板(double plate,DP)与逆行髓内钉和钢板(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plate,NP),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9月于本院治疗股骨远端骨不连患者资料,共29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5例采用DP治疗,14例采用NP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术后随访与影像学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