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植物在城市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是体现本地区植物景观特色的重要标志。首先,乡土植物不仅有生态适应性强、性能价格比高、后期管理便利等优点,而且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凸显地方植物景观特色,创建城市生态园林和人文园林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园林植物的范畴对城市风景园林中的乡土植物进行了界定。笔者同意前辈们从植物学的角度对其的界定,即本地区固有的、经过长期栽培能很好地适应区域气候环境的植物;同时乡土植物是具有时间特性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生活在本地区之外的植物,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被当地人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本文界定的乡土植物的范畴。本研究从成都风景园林中应用的乡土植物入手,对成都市人民公园、浣花溪公园、望江楼公园等6个公园绿地,一环路各段、二环路各段等45条主干道行道树,动物园和植物园2个风景名胜绿地,中铁瑞城·新界居住区和神仙树大院居住区2个居住区绿地及郫县、温江、都江堰等苗圃进行了走访及调研,掌握了成都风景园林中乡土植物的应用状况、生长状况、应用方式及目前苗木市场上苗木栽培情况和市场价格等基本信息。同时通过向植物分类学专家咨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式,了解和掌握了这些绿地中的乡土植物的种类及特性。除此之外,本文探讨了乡土植物的文化内涵、造景原则及分析了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情况,更深层次的探究了乡土植物的应用问题。总的看来,发现成都风景园林中应用的乡土植物种类单一、一些有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乡土植物用量较少且没有货源、植物配置方式缺乏个性和缺少有特色的人工乡土植物群落景观等问题,同时乡土植物的应用又受设计者、苗源、苗木培育机制、城市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力求能够为乡土植物在城市风景园林造景方面做出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