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地理兴趣的养成。要增强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动力,对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在当前的背景下,国内外在此论题上的研究成果。从地理形象思维的概念能够知道,地理形象思维的特性包括形象思维和地理思维的双重特性。本文涉及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每种理论都有其各自的有价值的观点,但是每一种理论也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研究中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训练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加强地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这就需要关注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重视地理表象的建构,以保证地理形象思维的训练效果和进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研究形象思维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地理学科拥有综合性和空间地域性这两个特性,因此地理学科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是形象化的物质,与形象思维的对象相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明、摘要和使用大量的直观的教学方法。这为研究过程的实施提供理论和现实基础,也是对进一步的研究和训练的肯定和支持。本人通过将知识分类,并且依据分类列出相应的实例,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训练。这些实例都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能够用到的,比如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的因果关系,世界洋流与沙漠自然景观形成的关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水循环,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中国东部雨带的推移等等,将他们都以示意图的方式进行表现,为学生表象的建构提供材料,从而训练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实验组和普通组的成绩对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对效果的评价的关键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的成绩也是可以反映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所以可以作为对训练效果评价的依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形象思维是创造力提高的有效方法。第二个方面是形象思维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具有制约作用。第三个方面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形象思维的训练是必要的。第四个方面是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