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必要基石,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有效措施,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十分庞大的资金,由于其自身特点的局限性,融资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到它的发展。作为西部重点发展的城市,也是西部唯一一个直辖市,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推进效果有目共睹,但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北上广深这些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因此,只有想办法改革现有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才能保证重庆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参考和借鉴了国外的优秀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得到一些启示,主要是:使用创新型融资工具,鼓励融资方式多元化;将整个投融资过程市场化,让市场来决策;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引导民间资金进入;争取中央政府的支持;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基础设施投融资提供更好的服务。接下来从定义、特点、适用对象、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风险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当前比较常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进行了整理,包括传统型和创新型模式。发现各种融资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有自己比较适用的项目类型,应该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模式。同时,详细研究了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发现重庆市基础设施水平以及投资额都在稳步增长,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资金问题了,重庆市基础设施未来融资压力大并且投资主体还比较单一。然后,具体到重庆市,阐述了“重庆市投融资模式”的定义和特征,并对重庆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实际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整理和总结,提炼出相应的融资模式。并将重庆市投融资模式与上海模式以及天津模式进行对比,得出重庆市投融资模式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更多地依靠政府财政的注入,是以较多的政府投入吸引少量的民间资本参与,更适合于中西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指出重庆市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重庆市给出的针对性解决方案。最后就如何完善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从投资、融资以及政策机制优化三方面给予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