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物建构研究:叙事心理学视角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和影视的关系密不可分,心理学的每一次发现都为影视创作增添了实现的可能性,为影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和方法。将叙事心理学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影视叙事中的人物建构中,从叙事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影视人物建构的过程和方法,这不仅是影视学和叙事心理学的一次深度结合,是叙事心理学研究的又一个领域,同时,也为影视人物塑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具体手段。影视人物的形成和角色的建构是影视作品的核心,论文的核心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是从叙事心理学角度研究影视人物的形成和角色的建构方法和逻辑。从叙事心理学的视角考量影视人物的建构,体现在首先从影视人物初创的角度,围绕人物的人生故事、情境设定、情感动机三个维度来建构人物。再以影视作品建构人物为主要内容,从角色塑造、人格设定两个维度来建构人物,这一层面的人物建构应该要考虑到影视作品在建构人物时涵盖的元素,如演员介入、视听语言转换,对于人物建构的探讨更加侧重社会心理与现实意义层面的讨论。“外化问题”与“发展替代故事”是叙事心理治疗的核心方法,运用到影视人物心理分析中,有助于探索影视故事与影视人物对观众产生的叙事治疗效果。叙事研究传统、叙事研究方法、叙事分析方法是挖掘、捕捉、选取叙事材料的方法和依据,影视人物建构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到建构人物的素材,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验证叙事研究对于建构人物的有效性。叙事心理学视角下的影视人物建构主要探讨影视人物创作的原始来源与影视人物初期构思的维度;影视作品中人物角色形成的依据;影视作品中人物对观众的影响和作用;影视人物创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叙事心理学为影视人物在初创和形成期的建构提供了心理学逻辑,并探索出影视人物角色对受众的心理治疗作用与效果,探索基于叙述心理学视角的影视人物建构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音乐APP早已代替了传统的音乐播放器成为了大多数人不可或缺的手机应用。移动用户对于媒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音乐APP除了要完善自身的
通过大量实验数据以及对卷烟吸阻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详细介绍了卷烟吸阻不确定度的建模、单项不确定度及自由度的分析、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有效自由度、扩展不确
信息时代来临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因其便捷性、普遍性、高效性而渗入到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但是在这个
近年来,作为分散式电源的小型风力发电倍受关注,但在微风场所,风轮往往不能捕获足够的风能,这将出现发电机额定功率与安装现场风况之间的失配,导致效率和设备利用率的下降。
在吉林省集安产出的黄绿色“橄榄玉”是一种罕见的蛇纹石化纯橄岩,地表出露面积至少50m2。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电子探针及LA-ICP-MS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显微红外分析等手段,对“橄榄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和成因做了相关研究和探讨。“橄榄玉”颜色均匀,交代残余结构,原岩为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油脂-玻璃光泽,半透明-微透明,具不平坦状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