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描述脑卒中患者的卒中结局、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明确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行为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探讨脑卒中患者卒中结局、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吉林省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0名脑卒中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用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卒中结局评价量表、健康信念模型量表(CHBMS)、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卒中结局、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行为,并分析变量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结果1.脑卒中患者卒中结局、健康信念及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1)研究对象神经功能受损领域范围水平在一个领域受损占54.7%,神经功能残损的严重程度水平在没有或极轻微的神经功能缺损49.5%,功能状态水平在BADL部分受限(<3项),IADL部分依赖占45.8%。(2)健康信念总得分为(118.00±13.64),研究对象的健康信念六个维度得分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动力(26.38±5.49)、自我效能(18.82±3.23)、感知到的益处(21.99±3.37)、感知到的严重性(22.33±4.63)、感知到的易感性(11.74±3.50)、感知到的障碍(16.93±3.27)。(3)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为(147.7±22.66),各维度得分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管理(16.94±4.80)、康复锻炼管理(22.54±6.43)、安全用药管理(16.02±4.32)、饮食管理(28.66±4.42)、生活起居管理(24.61±5.88)、社会功能及人际管理(14.97±4.29)、疾病管理(23.66±9.56)。2.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行为的单因素分析(1)健康信念的One-Way ANOVA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信念在社会人口学特征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在生活自理程度、性格、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收入,伴随疾病种数不同的患者中。(2)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One-Way ANOVA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信念在社会人口学特征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在文化程度、患病期间主要的照顾者、生活自理程度、性格、工作状况、伴随疾病种数不同的患者中。3.脑卒中患者卒中结局、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其4个维度(疾病管理、情绪管理、社会功能和人际管理、康复锻炼管理)呈正相关;脑卒中患者卒中结局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其7个维度(疾病管理、用药管理、饮食管理、日常生活起居管理、情绪管理、社会功能和人际管理、康复锻炼管理)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1.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总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其六个维度中,感知到的健康动力、自我效能的水平较高,感知到的易感性和感知到的障碍水平较低。2.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频率在“有时”与“经常”之间,7个维度中情绪管理、康复锻炼管理、安全用药管理、饮食管理、生活起居管理、维度水平较高,而社会功能及人际管理、疾病管理维度水平较低。3.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生活自理程度、性格、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收入,伴随疾病种数不同的脑卒中患者其健康信念有统计学差异。生活自理程度高、性格偏外向、在职的脑卒中患者,家庭人均收入高,伴随疾病种数少的其健康信念越好。4.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文化程度、患病期间主要的照顾者、生活自理程度、性格、工作状况、伴随疾病种数的脑卒中患者其健康行为有统计学差异。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越高,卒中结局状态越好其自我管理行为越好。5.卒中结局与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