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镁铝双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对水中铬离子去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x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尿素辅助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G-MgAl-LDHs)纳米复合材料,氮气保护高温煅烧后得其煅烧产物石墨烯/镁铝双金属氧化物(G-MgAl-LDO)纳米复合材料。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等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G-MgAl-LDHs纳米复合材料,形成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纳米片与石墨烯薄片一层一层交叉分布(layer-by-layer)的结构;水热过程中,尿素不仅能提供碱性环境,而且能有效还原氧化石墨烯(GO)。煅烧后的产物G-MgAl-LDO纳米复合材料的层状结构被破坏,而吸附Cr(VI)离子后由于LDHs结构记忆效应可以部分恢复层状结构。研究了煅烧产物G-MgAl-LDO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体中Cr(VI)离子的吸附性能,并考查了Mg/Al、煅烧温度、溶液PH值和Cr(VI)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g/Al为2,煅烧温度为500℃,溶液pH为2.00且Cr(VI)离子初始浓度为250mg/L的优化条件下,G-MgAl-LDO纳米复合材料对Cr(VI)离子吸附量高达172.55mg/g且用量仅为1.0g/L,是目前已知报道中对水体中Cr(VI)离子单位吸附量最大材料。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G-MgAl-LDO纳米复合材料对Cr(VI)离子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式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在293.13K~313.15K温度范围内,ΔG0在-4.17~-5.64KJ/mol之间,表明G-MgAl-LDO纳米复合材料对Cr(VI)离子吸附是自发过程;Cr(VI)离子在G-MgAl-LDO纳米复合材料上的吸附焓变ΔH0为+16.94KJ/mol,是吸热过程,因此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增大;G-MgAl-LDO纳米复合材料吸附铬(VI)离子的熵变为+71.58 J/(mol?K),是熵增过程。G-MgAl-LDO纳米复合材料对Cr(VI)离子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表明其吸附机理为:LDHs结构记忆效应为主的化学吸附和石墨烯表面吸附为主的物理吸附的协同作用。吸附再生可行性探讨表明:G-MgAl-LDO纳米复合材料经过6次吸附-解吸后,对Cr(VI)离子去除率仍高达87.6%,仅下降7.4%,在实际水处理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价值。
其他文献
<正>检察机关如何监督纠正违法为"有权人"、"有钱人"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主要是保外就医)问题,在今年两会上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此,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
<正>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62岁。2007年8月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占位,直径4cm×3cm,边缘毛刺,呈分叶状,考虑为周围型肺癌。经皮穿刺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肺腺癌,行右肺上叶癌切除术,
燃煤电站锅炉在燃用高钠煤时会产生严重的沾污问题,本文研究了3个煤种在热解及燃烧过程中的钠迁移特性,并结合电站锅炉沾污样品的XRD测试分析结果,论述了燃用高钠煤锅炉发生
论文研究了自2011年末起盘锦市全面开展辽河流域治理工作的治理机构、治理项目、治理方案、治理过程、推进措施,系统分析出盘锦市辽河流域治理中取得的效益、工作面临的困难,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由中央政府部门主管建立地质公园的国家,也是全球建立地质公园最早的国家之一。2004年,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了“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等41处国家地质
多孔硅内嵌氧化剂后形成一类新型纳米结构含能材料。由于其制备工艺与MEMS工艺兼容,适合作为含能芯片的含能材料。目前这种纳米结构的含能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点火装置,但是应
简要介绍了工程概预算的概念及概预算的区别,通过阐述水利工程的特点,表明工程概预算在水利工程初步设计中的重要性,提出必须从七个方面确保概预算文件的编制质量。
目的探讨利用四维锥形束CT(4D-CBCT)监测食管癌精确放疗中的摆位误差,为勾画食管癌合理的计划靶区(PTV)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科达Axesse直线加速器机载4D-CBCT对16例食管癌患
温度敏感型可注射水凝胶是一种对温度敏感的新型材料,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物理状态的变化。由于这种特性,该水凝胶材料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疫苗和药物控释以及组织支架工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电子产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随着云技术、智能化、物联网逐渐走向成熟,电子产品的使用和操作方式也发生根本性改变,从传统的按键式操控到界面式操控,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