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冠心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脂、血流变、心电图的影响,探索治疗冠心病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型的住院患者150例,通过隐藏随机分配方法,将入选者分为A(n=50)、B(n=50)、C(n=50)组,每组各50人,A组为西医综合治疗组(包括应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药物治疗,未应用阿托伐他汀),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5~78岁,平均(56.3±7.4)岁。B组为在A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日1次,20mg/次,睡前口服),男25例,女25例,年龄43~75岁,平均(54.3±6.4)岁。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冠心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日1次,20mg/次,睡前口服),男24例,女26例,年龄46~77岁,平均(55.3±8.4)岁。三组疗程规定均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行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等检查,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心电图的变化。继而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如LogistiC回归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等)进行探讨分析。 结果:(1)3组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心电图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较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检测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图明显改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C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检测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图改善,以及临床疗效和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B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血脂检测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图改善,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服用冠心丹参滴丸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冠心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对心绞痛型冠心病疗效优于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组,同时冠心丹参滴丸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有协同降脂作用,冠心丹参滴丸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肌缺血,并且冠心丹参滴丸改善更明显,临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