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使得城市建设用地一味地扩张、耕地保护难度增加,而农村建设用地长期的闲置又不断加剧了人类和土地之间的矛盾。要缓解目前的“人地矛盾”,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不影响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提高现有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农村,宅基地的基本用途是供农户居住,虽然其性质隶属于建设用地,但不用于生产。由于现行宅基地的政策法规不仅不能满足农村土地需求,还将导致宅基地闲置和超占两种极端现象产生。因此,建立合理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十分迫切,而有偿使用制度的核心是确定有偿使用的阈值。所以,本文围绕宅基地有偿使用阈值的确定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分析了农户宅基地有偿使用过程中涉及的三个主要方面,即有偿使用费、面积和期限;然后通过模型测算和综合分析,对宅基地有偿使用阈值的确定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测算出改革示范区的宜城市宅基地有偿使用过程中的有效阂值,提出完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经过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宅基地浪费情况严重,土地利用率低。因此,需要“双管齐下”,不仅应该进行宅基地有偿退出,更应进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彻底解决宅基地超标多占的问题; (2)在广泛阅读文献、调研走访和对国内外土地有偿使用相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目前需要进行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情形分为三类,分别是:“一户多宅”、超占面积和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占有和使用宅基地。文章对每一种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3)通过走访调查法、模型测算法以及实证研究的方法,结合各地区宅基地有偿使用情况,计算和分析出宅基地有偿使用的各项有效阈值。费用阈值部分,通过基准地价法、征地补偿法、宅基地价值法、农民收入法和经验法,得出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基准价格;分区位、情形等不同标准,确定了不同的收费方式。同时,将宅基地有偿使用的区域进行分等定级,因地制宜的使用调整系数进行收费。在面积阈值部分,根据历史上出台政策的时间以及人均、户均宅基地面积等因素,划分面积阈值,同时根据期限阈值分区段进行收费。费用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收取、管理,建立专项基金委员会,统一用于本村村庄建设; (4)为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提出相关建议。宅基地有偿使用政策需要与有偿退出政策有机结合,因地制宜的“有偿”;阈值应该继续尝试从不同角度确定;同时,可以尝试将宅基地有偿使用政策与农户信用挂钩,建立相关的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