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声乐艺术的高度发展和声乐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声乐学科同其它学科的交叉结合越来越紧密,其中产生了一门声乐同心理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声乐心理学。但作为分支学科的声乐心理学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其中研究声乐学习中的性格差异更是少见。研究者们在研究声乐学习、演唱的同时,也对声乐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了大量的仔细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性格因素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而又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而性格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声乐学习的重要因素。声乐学习者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类型和特征是声乐学习者性格差异最显著的特性。本文主要针对性格差异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加以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并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培养声乐学生的良好性格,以便最大限度的提高声乐学习的质量。本文指出研究声乐学生的性格差异对声乐学习有着极大的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声乐学生的性格差异,对症下药;在声乐学习中,声乐学生应该仔细分析自己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征,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良好的性格,不断提高声乐学习能力和演唱水平。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实例论证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通过以下几个部分的论述来层层递进的阐述论题。第一部分,简单论述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对近年来国内的声乐心理学研究做了简短的回顾,并对声乐心理学研究有关的专著和论文做了详细的综述。第二部分,对歌唱艺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从心理、生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声乐学习的特殊性,同时强调声乐学习也要注重科学性。第三部分,对性格的基本概念、性格的分类做了介绍,简单分析了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声乐学生不同的性格类型和特征。第四部分,从不同的性格类型对声乐学习的影响和性格特征对声乐学习动机、兴趣、能力、成就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性格差异对声乐学习的影响。第五部分,为了有效的指导和促进声乐学生的学习和演唱,在这一章节里,详细地论述了性格类型的鉴定方法、不同性格类型的训练方法和声乐学生良好性格培养的可行性途径。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问题区别对待;在声乐学习中,学生也应该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有效利用,扬长避短,从而不断提高声乐学习、演唱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