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大剂量电子线照射SD大鼠胰腺的损伤观察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胰腺癌的术中放疗中,正常胰腺组织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本实验观察单次大剂量电子线准确照射雄性SD大鼠胰腺区,模拟术中放疗条件下大鼠正常胰腺的放射性损伤,通过观察SD大鼠的一般情况、血糖、体重、饮食量及胰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为临床胰腺癌术中放疗引起的正常胰腺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数据。方法:将40只10~12周龄健康无特定病原体(SPF)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只,实验组32只。应用导师实用型专利发明“小动物放射线精确照射试验台”,单次8MeV电子线20Gy准确照射实验组大鼠胰腺区。结果:实验组大鼠经单次8MeV电子线20Gy照射后,前2周内活动明显减少、精神萎靡,第4周开始活动较前好转,觅食及饮水行为增加,精神状态较前好转,至第6周时与对照组接近;毛脱落开始于第1周,第4周脱落干净,皮肤干燥,第8周开始生出新毛。饮食量第4、8天内减少(P<0.05),第12天后开始增加,并接近正常(P>0.05)。体重在第1周内明显下降,第2周体重开始增加(P<0.05),体重增加最快在第4~6周,两组体重比较,在第3周及以后没有差异(P>0.05)。对照组大鼠进食正常、皮毛光滑、活泼好动,饮食量和体重一直相对平稳增长。实验组在照射后第2周出现血糖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4周血糖回升,两组无显著差异(p=0.79),第6周和第8周时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虽然照射后血糖有波动,但都在正常值范围。照射后SD大鼠饮食量有波动,将空腹外周血糖与饮食量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两项指标呈不相关,ρ=0.12,p>0.05。病理大体观:实验组大鼠胰腺肿胀,灰白色,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界不清。对照组胰腺灰红色,与周围脂肪组织分界清。HE染色检查:光镜下实验组,第2周大鼠胰腺细胞出现胰腺外分泌部小叶间质、胰岛细胞水肿,且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第4周大鼠个别腺细胞坏死、萎缩,胰岛细胞排列紊乱;第6周大鼠胰萎缩的腺细胞减少,间质及胰岛细胞周围开始纤维化;第8周大鼠胰腺水中基本消失,萎缩的腺细胞几乎看不到,但间质的纤维增生很明显,胰岛细胞周围见纤维组织;实验组大鼠胰腺腺细胞及胰岛细胞均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1.单次8MeV电子线20Gy照射SD大鼠胰腺区后,虽出现外周血糖波动,但照射后第2、4、6、8周血糖值都在正常值范围。2.正常胰腺放疗后,早期出现炎症细胞浸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纤维性修复,并未出现胰腺组织大片状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提示此剂量在正常胰腺组织尚可以耐受。但是否能够耐受更高的剂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回顾了大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工作在国内和军队医院开展的历史,介绍了全军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检测中心在近10a来的检测工作和所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分析了目前在大型医疗设
研究目的: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为主)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痴呆的重要风险因素。其复杂的大脑损伤机制增加了MCI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难度,加剧了认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58-02  【教学设想】  初中物理教学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电压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的多样化。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