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孔脉动的相对参考点谱比法分析土层剪切波速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地土层的剪切波速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以及地基饱和砂土液化判别的重要依据,找到一种简单高效的波速测试方法成为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单孔法、跨孔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得场地土层波速,因而在工程中被广泛使用,但此类方法存在着需要地表人工激振、受环境影响大等缺点。近年来,利用地脉动信息分析场地土层波速结构的方法发展迅速。本文采用自主研发的BMT-I型和BMT-II型测试设备进行了钻孔地脉动测试,作为对比,完成了同一钻孔的单孔法剪切波速测试,并对钻孔脉动数据和剪切波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提出了一种地脉动数据处理方法——孔内相对参考点谱比法。结合钻孔脉动实验的理论模型和地脉动垂直向上传播的假设,推导了孔内相对参考点谱比法的基本公式。对钻孔内的测点和相邻钻孔内的参考测点地脉动反应谱的谱比进行分析,确定了两测点间土层的速度放大效应参数。与相对参考点谱比法相比,该方法采集的脉动信号受环境干扰小,且参考点的选择不受限制。(2)完成了烟台市莱山区孙家滩庆祥路德尚世家西东莱郡小区场地的工程实测。首先对场地进行了考察,结合钻孔地质勘察资料选择两个相邻钻孔,钻孔脉动测试使用自主研发的BMT-I型和BMT-II型钻孔脉动测试设备,将其中一个钻孔内深7m处作为参考测点,另一钻孔作为测试钻孔由孔底自下而上逐层测试,作为对比,完成了同一钻孔的单孔法剪切波速测试。(3)对测试取得的数据进行孔内相对参考点谱比法分析。得到的谱比曲线显示:在一段频率范围内曲线幅值趋于稳定。筛选谱比曲线平稳段的稳定值得到各层土层放大效应的参数,采用非线性数学拟合的方式与单孔法波速测试结果对比,得到了精度较高的拟合结果。将得到的速度放大值代入拟合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波速,与单孔法波速对比结果显示相对误差绝大部分小于20%。
其他文献
钱理群的鲁迅研究呈现出独特的话语方式、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他对鲁迅的研究,从思想的契合到心灵的交融具有鲜明的主体诉求,包括对压制和围困的反叛、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彰显、对精神意志力的强调等。动荡时代的经历赋予他独特的思想体验、情感特征和历史性格,个人生命体验的投射使其鲁迅研究具有对话性的特征。从钱理群鲁迅研究的内容入手,讨论其鲁迅研究的特点,并阐释这特点背后的形成原因。讨论其个人经历、学术历程和与时代
桥梁结构主梁横向移位和落梁的震害现象在国内外的桥梁震害调查中十分常见,而横向抗震挡块是防止主梁横向位移和落梁的重要构件之一。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挡块尚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国际形势背景下,资本活动早已打破了要素流动的国别边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活跃在世界舞台。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积极奉行“走出去”战略,2013年在合作共赢理念的引领下,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倡议,力图共商、共享、共建。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规模占中国对外直接总投资的比例较小,投资行业也大多集中在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行业,制度距离是导致这一
图像修复是图像处理领域的基础问题,旨在构造满足人类视觉感知的目标图像。由于在采集、传输以及保存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获取图像原本包含有的全部信息,进而影响人类对图像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图像修复技术研究目标是根据输入图像已知区域的先验信息,推测重建出缺失区域的内容过程,使得被填充区域的内容看起来具有视觉观赏性同时不易被人察觉。随着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临,驱动着图像修复技术在各领域的迅速发展,在文物
在众多领域中需要获取高分辨率图像,由于外部环境和硬件设备的限制,很难获取到满足要求的高分辨率图像,所以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得以兴起和发展。使用传统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获得的高分辨率图像存在平滑、振铃和清晰度低等问题,随着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使它在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中能够获得丰富的图像特征信息。本文基于深度学习,针对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研究了以下内容:(1)为了解决低分辨率图像在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可以同时处理有机废水和重金属废水并发电。因其清洁环保、结构简单、系统产能稳定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之间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对城市扩张起到先导作用。然而由于过去实际发展建设中规划不足、发展不均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城市边缘区面临景观特征消失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及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的点对点控制系统,网络化控制系统具有简单、快捷、连线减少、可实现资源共享、可靠性提高、能进行远程操作等优点。但由于通信网络带宽有限,不可避免地给系统带来了网络诱导时延、数据包丢失、介质访问约束等通信约束,这些通信约束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严重时会导致系统不稳定。因此,研究如何解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维生素D滴剂治疗低血清25-(OH)VD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的低血清25-(OH)VD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予以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观察组(54例)予以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维生素D滴剂,疗程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治
随着移动物联网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互联与云计算技术日臻成熟,爆炸式的终端设备接入及其产生的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尤其计算密集型、延迟敏感型的移动应用数据对传统通信网络结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计算及能量资源受限的终端设备已难以匹及高复杂度、高能耗的业务场景需求,寻求新一代网络结构与信息处理机制以应对愈加数据化的时代需求已成为学术界、产业界广泛关注的议题。因此,同时具备云计算与移动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