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单元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门结合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电磁场或交变磁场)实现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从而对目标加以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近年来,射频识别技术已经应用于生产、物流、零售、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并且发展迅速。读写器是RFID系统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是连接前端信息载体(即电子标签)和后端应用系统(运行于计算机上)的桥梁。读写器主要由射频部分、基带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基带部分位于射频部分和控制部分之间,负责整个读写器的发送数据编码、接收数据解码和数据校验等工作,是读写器设计的关键。因此,研究读写器基带单元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对超高频RFID系统的通信协议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基于ISO/IEC 18000-6 Type B通信协议,对读写器基带单元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最后,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基带单元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硬件方面,搭建了基带单元试验平台。以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6Q240I7为核心,设计了电源、时钟、AS配置、JTAG调试、RS232接口等电路,并完成了印制电路板制作、焊接、调试等工作。软件方面,利用硬件描述语言,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基带单元与控制单元的UART接口、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曼彻斯特编码、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FMO解码以及循环冗余校验等基带单元关键模块进行了设计并完成仿真验证工作。在循环冗余校验方面,对现有的串行CRC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并行CRC校验方法并加以实现。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依据自动化专业人才定位,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对其教学过程、考核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深入阐述了双主教学模式、层次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工程训练法在自动化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人才中的显著作用,论证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人才定位 教学模式 考核模式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其特点决定了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
摘 要: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新鲜血液,他们给学校带来朝气和活力;他们是学校的未来,肩负着学校持续发展和层次提升的重任。但是,美好的职业理想和农村学校教育困境之间的矛盾、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落后的教学成绩之间的矛盾常常使大多数农村学校的青年教师沦为平庸之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人格操守、专业素养、师德规范和个人形象四个方面分析农村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农村中学青年教师
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小学教师对新课程实施以来开展的培训活动有何看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提出开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小学教师培训形式,确定从"学习典型的课
心音信号是一种重要的、复杂的人体生理信号,蕴含了大量的生理信息。研究心音合成的目的主要有三点:第一,通过心音特征参数控制心音合成模型并有效合成心音,从而可证明心音特
尽管生活在一个贫氮营养条件下,但地衣也产生了数量惊人的次生化合物,甚至达到地衣菌体干重的8%。虽然已经提出地衣物质可以帮助地衣抵制强烈的阳光,致病微生物,或食草动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