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ue_h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校企合作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问题得到社会和学者的日益关注,但目前对校企合作不同培养模式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发展的研究依然不多。本研究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个案研究设计,以文献分析、访谈和问卷调查为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对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不同模式对案例学校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影响及影响发生的具体机制开展了比较分析。调查分析显示:在D校,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自我认知水平高,但职业认知和规划认知水平低;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自我认知水平高,而职业认知和规划认知水平为中等水平;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以及规划认知水平都高。影响这三种不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以及协同育人等三种不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参与主客体地位、关系以及合作程度的差异;以及在这三种模式下,因主客体地位、关系以及合作程度的差异所导致的环境、人际、教育以及个人等四大因素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影响的差异。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中等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一是完善个人职业测评体系,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二是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明确的职业认知。其中学校应优化理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其次企业应积极参与,突显企业培育人才的主体地位;三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基础建设,实现科学的规划认知。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油画艺术创作的发展与其相对应的历史现实是息息相关的。在悠悠历史的长河中,艺术以多元化的形式在时代嬗迭与技术演进的洪流之中方兴日盛。艺术家的时代担当和责任担当的根本就在于对思想精深、技艺精良、制作精湛的作品的不断探索,而中国艺术家们的这种精神层面的担当在全国美展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文旨在以近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类入展作品为例,对当下中国油画创作中产生的“趋同化”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目前,油画艺术创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德鲁·怀斯的作品通过《世界美术》的传播,进入中国画坛的视野,并迅速掀起一股“怀斯风”,其作品影响了一批中国青年油画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历史背景、表达主题、绘画语言及其独特性方面都值得思考。本次研究希望透过“怀斯风”的形成及深远影响,对中国油画发展进行深入的阶段性研究,同时思考绘画语言及绘画语言的独特性问题,为研究中国写实油画发展提供思路。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
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扇面绘画这种艺术形式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兼具了扇子的实用性和书画的观赏性,是中国绘画艺术宝库中珍贵的“别体之作”。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画家也乐于在这方寸画布之间挥洒创意,对于我们从中探索中国绘画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清代画家居巢居廉的作品在这其中虽不是惊艳四座却能够独树一帜,用他们独创的“撞水撞粉”技法和描绘的琳琅满目的岭南风物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小小的南国风景窗,二居的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