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小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blo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科技作为21世纪主导的科学技术之一,其目标是以原子、分子或宏观材料为出发点,利用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的各种奇异性能,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发展方便有效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形貌和尺寸的纳米材料对于功能纳米材料及新型器件的研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对于无机材料,有机分子在熔点和热稳定性等方面的不足,导致有机纳米材料的可控性制备具有一定难度,一般无法采用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因此,探索有机纳米材料在形貌和性能方面的可控制备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选取了金属有机小分子配合物10-羟基苯并喹啉铍(BeBq2),系统研究了有机小分子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生长机理及其光学性能。  (1)利用再沉淀法,对金属有机配合物BeBq2的微纳结构进行了形貌调控,通过选择不同的良溶剂和不良溶剂,分别制备了BeBq2矩形纳米片、平行四边形纳米片及一维纳米线。在纳米线的生长过程中,CTAB起到软模板的作用。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微纳结构的形貌及尺寸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荧光显微技术表征了微纳结构的发光性能。其中BeBq2矩形纳米片具有显著的光波导现象。通过BeBq2单晶数据分析,确定了分子排列方式,研究了微纳结构的生长机理。  (2)基于以上三种微纳结构,本文选择光波导现象显著的矩形纳米片,对其生长机理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利用再沉淀法,以DMF为良溶剂,正己烷为不良溶剂,制备了形貌良好、尺寸均一,长10μm、宽5μm、厚度几百纳米的BeBq2矩形纳米片。通过XRD的结晶性表征以及BeBq2的单晶数据,分析了矩形纳米片的生长机理。同时对纳米片的光学性能,尤其是光波导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稳态光谱表明BeBq2纳米片的发射峰相对于单体分子和固体粉末分别红移26 nm和15nm。通过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发现BeBq2矩形纳米片具有良好的光波导性能,并计算了纳米片发射的荧光沿长边方向传播的衰减率。
其他文献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氢能因便于储存和运输、来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公认的最理想的清洁能源。由于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学位
本研究对鄱阳湖区不同水域的沼虾资源开展了系统调查,包括种类、比率以及分布等。结果表明,鄱阳湖沼虾有8种以上,其中日本沼虾(Macro brachium nipponense)为优势种,可占65%~9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