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分组交换技术已经成为了传输网的主流技术,其中PTN技术已经在各大运营商的网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PTN是一种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兼容TDM、ATM和FC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PTN技术通过提供管道来实现业务接入和处理层面的连接,具备完善的OAM能力、端到端的业务配置和大规模网络管理、高质量业务保障的能力,全面的同步方案。其业务层面从TDM朝IP化演进,管道由刚性变为柔性,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同时支持传统的TDM语音业务及未来的IP数据包业务,实现了传输网的无缝演进,保护了运营商的投资。PTN的保护和恢复能力是影响其业务性能、网络资源利用率和网络生存性的重要因素。随着对PTN生存性要求的提高,PTN技术保护和恢复策略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首先研究了PTN的技术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PTN设备的分层传输模型、网络功能架构,数据转发方式,分析了PTN技术的传输特性。然后以OPNET仿真软件为平台,分别建立了以太网技术和PTN技术的网络模型,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试验结果证明了以包交换为核心的PTN技术在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上的优势。本文还系统研究了PTN网络中完备的保护方式,其中包括:线性路径保护、环网保护、LAG保护、LMSP保护。重点分析了双归保护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保护倒换过程,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的双归保护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通过需求分析对已有的双归保护方案提出了改进,提高了双归节点的组网能力。在新的双归保护配置方案中完成了对双归保护节点的状态机设计,解决了本地状态请求与外部倒换命令的冲突问题。通过对保护节点进程层的详细设计,实现了节点在保护倒换和故障恢复过程中的路由选择。最后在NEC PTN设备上配置了两种双归保护的模型。通过使用Secure CRT软件中的Telnet协议远程连接设备,配置业务参数,使用测试仪表对两种配置网络的业务容量和保护倒换时间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新的双归保护配置方案提高了组网能力且各项功能正确有效,满足中国移动的入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