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翻译任务是笔者在吉尔模式理论指导下采用交替传译的方法进行的模拟中韩口译实践,源文选材为《中国财经报道》特别节目《厉害了,我的国》——四大发明新故事。在任务开始前,笔者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实际观看往期节目等方式对《中国财经报道》的节目特点、节目理念及主要受众人群进行了解,并对《厉害了,我的国》特别节目的整体内容进行了总体把握。同时,对所选取的其中一期——四大发明新故事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掌握本期节目的语言风格,就节目所介绍的网购、移动支付、高铁和共享单车等“新四大发明”所涉及的专业术语、流行语做了译前准备。在任务中,以吉尔模式理论为指导,探讨吉尔口译理解等式及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式在字、词、句等微观语内知识、宏观内容及口译过程中的适用性,论证吉尔模式对口译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19世界中期以来,翻译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多数理论更偏向适用于指导笔头翻译。法国丹尼尔?吉尔教授提出的吉尔模式理论,系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和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主要包含了理解等式模型及口译精力分配模型。该理论丰富了口译理论并为研究口译理论及指导口译实践过程提供了新的参考。此次模拟口译实践,笔者通过对比使用吉尔模式理论前后两次口译结果,在分析具体案例的基础上,对口译中听力、理解、笔记、记忆与言语生成阶段进行了具体的探讨,详述了难点部分的口译策略及应对方法。此次研究选取了中国当前热点财经话题为源文本,丰富了财经类文本翻译的指导理论。同时,在分析具体案例的基础上,探讨翻译该类文本的更多可行性方案,为中国科技、文化领域的外宣翻译提供借鉴。最后,通过总结此次任务的长处与不足,会对同类文本的口译研究与实战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