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创新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进行临床研究与探讨,比较中药药线埋线组与普通羊肠线埋线组及针刺组的疗效,寻找有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新方法。材料与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STC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穴位选取:大肠俞、足三里、天枢、气海、关元、中脘。中药药线埋线组(简称药线组)采用经过大黄煎液浸泡过的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普通羊肠线埋线组(简称羊肠线组)组采用未经过特殊处理的医用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针刺组采用普通毫针对相同穴位进行针刺。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便秘症状积分、结肠传输率)与次要指标(心理评估),并对主要指标进行随访6个月。结果:1.治疗前三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P>0.05)。2.三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治疗后1个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药线组优于羊肠线组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针刺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症状复发。3.三组患者结肠传输率治疗后1个月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药线组优于羊肠线组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针刺组结肠传输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肠传输率复发。4.三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后各组间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5.三组治疗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8.95%、70.59%;药线组愈显率为72.22%,羊肠线组愈显率为42.11%,针刺组愈显率为41.18%,药线组愈显率明显高于羊肠线组和针刺组。结论:1.三组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均有效,对患者便秘症状、结肠传输率、心理状态的改善均有效。2.药线组在改善便秘症状,增加结肠传输率,总有效率上优于羊肠线组,羊肠线组优于针刺组。3.三组治疗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上无明显差别。4.随访显示,药线组、羊肠线组疗效稳定,针刺组疗效不稳定,易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