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表明,世界上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存在终极控制性股东,终极控制性股东控制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基本特征,不仅决定了公司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格局,而且深刻的影响着公司的融资决策行为。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就为控制性股东通过各种财务决策侵占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从而加剧终极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性股东普遍采用金字塔股权结构来分离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但以前对控制权与公司融资决策的研究很少涉及终极控制人。基于终极控制性股东视角来研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是本文的核心。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阐述资本结构和最终控制人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研究最终控制人的影响以及研究影响融资结构相关因素的文献分别进行综述,然后选择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以及融资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实证检验了融资结构决策中最终控制人的影响。笔者利用2006-2010年沪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940个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最终控制人控制权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负相关;(2)最终控制人现金流权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负相关;(3)最终控制人现金流权/控制权偏离程度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负相关;(4)最终控制人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会放大假设3的效应;(5)是否存在外资股东对融资结构选择的影响不显著;(6)现金流权与投票权的比值与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成反比,偏离程度与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