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晋语并州片包括太原、清徐、娄烦、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交城、文水、孝义、寿阳、榆社、盂县15个方言点。并州片属于晋语的核心区域,保留了较为典型的晋语特征,对其进行区域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晋语的认识。晋语并州片在地域上位于山西省中部,在保留晋语特点包括代词方面具有代表性,且对周边方言点有辐射作用。本文以晋语并州片的代词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法所收集到的语料为基础,通过对并州片的代词进行客观描写,同时对该方言片中各方言点代词进行比较,揭示了本区域代词的语法特征以及并州片与周边方言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晋语并州片的概况、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所具有的研究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晋语并州片人称代词”。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并州片人称代词的基本形式、用法以及不同形式在方言点中的分布。并州片三身人称代词有单复数之分,有些复数形式可表示单数意义;并州片非三身代词主要描写了自称和他称代词。此外,并州片人称代词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第三部分是“晋语并州片指示代词”。并州片绝大部分方言点的指示代词是二分的,近指代词为“这”,远指代词为“兀”,当指代人、物、时间、处所、性状、方式、数量时为比较对称的二分形式。在盂县、寿阳两个方言点中,指示代词多为三分,即为近指、中指、远指。第四部分是“晋语并州片疑问代词”。对并州片方言中询问人、询问物、询问时间、询问处所、询问原因、询问方式、询问数量等疑问代词的基本形式及用法进行描写,同时对这些形式的非疑问用法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并州片疑问代词的特点。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本论文存在的需要后续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