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繁发生的各类灾害使人类无法忽视防灾减灾的重要作用。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农业生产不再过分依赖自然因素,但各类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引发的各类次生灾害依旧影响着农业的有序发展。黑龙江省灾害频发,因此在农业的防灾减灾过程之中,公共物品供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农业防灾减灾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给受灾地区带来的损失,保障受灾地区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另一方面,农业防灾减灾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实现当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除了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物品,还将与黑龙江省的农业基本动态相结合,把农业防灾减灾中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支持等制度性因素也纳入到公共物品的范畴。本文将农业防灾减灾的公共物品划分为要素类公共物品和制度类公共物品两类,并结合黑龙江省省情,针对农业各部门、黑龙江各地区和供给主体三个角度着重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现状。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公共物品的供给现状剖析其产生的根源,包括技术支持、财政管理、政府权责范围、决策机制和供给主体等五大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找出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提出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主要涉及的基本理论并对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特点和农业公共物品供给特点。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五部分根据问题及成因提出针对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