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CO2在Ni/Al2O3上化学吸附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炉煤气和气化煤气重整制合成气中CH4/CO2重整是其中的关键反应步骤,由于反应中催化剂积炭,严重制约其工业化过程,对于催化剂开发,实验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反应中所形成的中间体和过渡态具有浓度低和寿命短等原因,进一步深化对反应过程的认识非常困难。本文将量子化学计算引入对重整反应的考察,系统研究了不同构型的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变化,具体内容如下:以量子化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Ni6Al16O24的原子簇模型,并对CH4和CO2在Ni/Al2O3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Ni组分含量和Al2O3晶相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得出:1. Ni6Al16O24原子簇能模拟CH4/CO2在Ni/Al2O3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吸附;CH4易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Ni上活化,而CO2易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O上活化,此时整个吸附体系最稳定,CHx和COx也分别易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Ni和O上;加入载体Al2O3后,促进了CH4的解离,此时CH4的解离仍是造成积炭的主要原因;CH4、CO2、CO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顺序为: H2>CO>CH4>CO2 ,脱附的顺序为CO2>CH4>CO>H2。2.通过计算发现,在制备Ni/Al2O3催化剂时,保持Ni的担载量在6.6%(wt)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减少和增加Ni活性组分的含量都将降低催化剂的活性;Al2O3的晶相结构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大,不同晶相结构的Al2O3对应的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不同,活性顺序为Ni/γ-Al2O3>Ni/α-Al2O3> Ni/β-Al2O3,γ-Al2O3对应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因此在制备Ni/Al2O3催化剂时,应选择γ-Al2O3做载体。由上面两点可以看出,保持Ni的担载量在6.6%(wt),γ-Al2O3做载体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强。以上从微观方面对CH4/CO2在Ni/Al2O3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对有载体催化剂表面积炭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总体上解释了部分实验现象并为以后催化剂分子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氢能是未来社会的理想能源之一。太阳光催化制氢由于能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开发可见光响应的高效光催化剂是发展该技术
铜铟硒(CuInSe2)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由于具有吸收系数高、成本低和稳定性好等特性,成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的热点。目前,采用共蒸发法制备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
目的:查阅国内外食物成分数据,建立中国常见食物维生素B12的含量数据表,以供国内同行做维生素B12膳食营养研究等查询和参考。方法:查找国内外期刊网和食物数据库中维生素B12
把"都"的全称量化分为左向和右向使我们陷入"都"的量化迷途,规则有冗余,理论不自洽。本文论证,采用统一的"右向管辖规则",管辖域和量化域一致,可以使我们走出迷途,简洁合理地
C-S键的构建是合成一些生化、药物、材料等分子的关键步骤。传统的构建C-S键的方法通常较为苛刻,如需要高温、当量的铜试剂、较长的反应时间并且产率不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一氧化二氮(N20,全球变暖潜能值,GWP≈310)是排在二氧化碳、甲烷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同时它还是一种臭氧破坏物质(臭氧消耗潜能值,ODP≈0.017)。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维生素B12,又名钴胺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通过甲基化和分子重排在一碳转移中起辅助因子的作用,在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核酸代谢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钴胺素在细
报纸
本文采用DL-丙氨酸溶液燃烧法成功合成了大比表面积的LaMnO3系钙钛矿催化剂;研究了焙烧温度(t)、有机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ψ)、A位金属离子(Sr)的掺杂、B位过渡金属离子
三维有序大孔(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3DOM)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在物理、化学等领域内有着十分诱人的广泛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聚苯乙烯(PS)胶体晶体为模板
本文针对吉林油田某CO2试验区油井见效特征,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对水气交替、流压控制等技术进行组合优化,扩大了CO2波及体积,促进了油井均匀混相见效,经现场验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