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贬谪作为我国古代之独特政治、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当可溯至先秦。秦汉以降,贬官谪宦更是史不绝书。而遭贬官员多为文学之士,故而对古代文学之影响甚巨。他们虽身遭窜逐,但志在兼济、意志坚定,所以才创作出题材丰富、内涵深刻、情感丰沛的作品。当贬谪遇上文学,便成就了贬谪诗文这种全新的文学题材。本文以韩愈贬谪诗文为审视对象,尝试对韩愈贬谪经历及贬谪诗文,贬谪心态,贬谪诗文主题取向,审美特征与艺术旨趣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正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韩愈的贬谪经历及贬谪期间的诗文创作情况予以梳理。依据刘昫《旧唐书》、欧阳修《新唐书》等对韩愈两次贬谪的原因、经过、结果进行梳理,厘清其迭遭贬谪的前因后果,梳理统计出韩愈贬谪期间所作诗文数量,划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韩愈贬谪心态透视。根据其贬谪诗文具体内涵、表达情感的不同,对韩愈贬谪时期的诗文进行分类解读并以之为切入点观照韩愈之贬谪心态。贬谪心态大致可归纳为:无罪被贬的愤懑与苦痛,困居边地的恐惧与忧伤,由儒家“中庸慎重”所导致的反省与自安三类。第三部分,韩愈贬谪诗文的主题取向。通过对韩愈被贬与未贬时期诗文内容、情感、风格的对比,得出韩愈贬谪诗文在主题表现方面主要有:城阙故土之念、畏苦惧死之情、勤政恤民之志、归隐田园之望四端。韩愈虽遭贬谪,但自幼所受儒家教育之影响,虽“报国之志”难偿,但忠君爱国之怀难改,故而诗文中多有恋阙思乡之句;韩愈仓皇贬窜,困居贬地,对南荒的险山恶水、瘴气剧毒、飓风雷电、鳄鱼毒蛇有真切的体验和感受,故而常有畏苦惧死之人之常情,且贬谪日久,心绪稍平开始静心反思自己半生的所作所为;反思过后,韩愈便将人生命途之挫折化为继续前进、振作有为的动力,在南荒边地亦能勤于政事、为民造福实现其勤政恤民之志;韩愈久困“蛮貊之帮、瘴疠之地”,自觉返朝希望渺茫,内心苦闷,静心而思,才知荣华显赫之虚妄,了解平淡真纯之真谛,遥想解任归田,远离朝堂纷争之忧,故而偶生归隐之念,于贬谪中追求“心安”。第四部分,韩愈贬谪诗文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旨趣。韩愈贬谪诗文在选材方面更加关注现实人生,取境方面更趋于纤小细密,择象方面较偏于奇僻险恶。而韩愈贬谪诗文之所以偏爱奇崛险怪之物象,其意在借用特定物象反映生存环境之险恶,展现被贬心境之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