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界面中移动氧化还原界面的理论建立、实验验证以及区带界面的应用性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ie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解质溶液界面作为电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其中的移动化学反应界面和区带界面更是作为近十年的重点研究方向。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电解质溶液界面中新型移动氧化还原界面的理论模型的初步创建、实验验证以及区带界面中毛细管区带电泳的应用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移动氧化还原界面模型的初步建立在本论文的第二章中,我们以移动化学反应界面(MCRB)为理论基础,结合以往已经研究成熟的其他反应界面,从一个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出发(氧化剂为FeCl3,还原剂为KI),创新性的提出了移动氧化还原界面(MORB)的概念,建立了理论模型,并根据此模型进一步推导出了界面迁移的速度表达式,也是为移动化学反应界面理论做了一点拓展研究。2、移动氧化还原界面模型的实验验证在本论文的第三章中,我们紧紧围绕第二章中提出的移动氧化还原界面模型和界面迁移速度表达式进行了具体的大管实验验证,其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验证结果显示:①施加电场后,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氧化剂FeCl3与还原剂KI之间形成的移动氧化还原界面。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浓度比在界面迁移速度和方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改变二者之间的浓度配比可以控制界面的迁移速度。③通过理论推导出的界面迁移公式,理论预测的各参数对界面速度的影响和实验结果相符。以上结果都证明了理论模型和公式的正确性,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灵芝发酵菌丝体中灵芝酸相似物在本论文的第四章中,我们基于区带界面中最常用的毛细管区带电泳作为分析方法,完成了对灵芝发酵菌丝体中多种灵芝酸同系物的同步分离与定量检测。在最终优化的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当以245 nm为检测波长,甘草次酸为内标时,四种灵芝酸在9分钟左右即可达到基线分离。所有物质的标准曲线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 >0.9958),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低于0.6和1.8μg mL-1,精密度和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回收率在91.4%到103.6%之间。所有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这种方法真实、有效,为灵芝酸同系物的分离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转基因食品极大地丰富了食品的产量和种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是很多转基因食品仍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和监控管理,以确保人类健康和
<正>益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对改善宿主肠道内环境,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诱导宿主肠道免疫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广泛用于畜禽饲料中以提高动物健康和生产
创建养殖场小型太阳能沼气工程,并对其利用太阳能给沼气池增温和产气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太阳能闷热池可将料液温度预热至10℃左右,接近沼气池内部发酵料液温度;料
月经周期2~3 d及注射绒促性素(hCG)日抽取3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雌激素(E)及雄激素(T)水平,分析促排卵周期中AMH水平的变化及与
临床实习是当前我国医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必经环节。然而,在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频发,患者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现实情况下,研究医学实习生
日本的对外行为方式在平时和战时迥然不同。20世纪50年代初的日本没有什么军备,然而朝鲜战争一爆发,一夜之间就成为美国的帮凶,反差之大,令人深思。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针对三电平静止频率变换装置(SFC)功率器件温升难以确定的问题,以1台2 MW/3.3kV三电平SFC为例,建立了其功率器件水冷散热器温度场的三维数学模型和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三电平
“九一一”事件以来,日美同盟与美韩同盟出现较大差异性。对美军全球部署调整中两同盟的军事功能进行比较可见:在美国亚太战略中,日美同盟地位中心化、美韩同盟地位边缘化;对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网络已成为信息化社会人们购物消费的重要渠道,网购人数的激增和网购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也带动了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许多快递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