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球材料在可注射骨修复材料及药物缓释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聚乙烯醇(PVA)因其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及生物可降解等特性而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目前关于PV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凝胶的形式,限制了该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另外,将PVA与纳米羟基磷灰石(HA)复合,可有效改进PVA在骨组织工程应用中缺乏生物活性及力学性能不足的缺点。本文采用乳化交联法成功制备了球形规整、平均粒径为25μm、粒径分布窄且分散性好的聚乙烯醇微球,考察了几种工艺参数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并以此确定了最佳制备参数。对不同交联剂用量的PVA微球的溶胀性、载药及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研究。此外,本论文初步研究了在乳液体系中原位合成聚乙烯醇/HA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乳化交联法,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植物油为连续相(油相),PVA水溶液为分散相(水相),戊二醛(GA)为交联剂,盐酸为催化剂制备了PVA微球。利用FT-IR、SEM及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微球的组成、形貌及粒径分布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微球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VA水溶液浓度为5%,表面活性剂采用2 g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乳化温度为50°C,催化剂为1 M的盐酸。同时分析了微球中出现的不定形物质,认为是在交联过程中出现了浓度过低的聚乙烯醇液滴,无法交联成球形成的。(2)在上述最佳实验条件下制备不同GA用量的PVA微球,并考察了GA用量对微球溶胀性的影响。选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通过浸渍载药的方式制备了PVA载药微球,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微球的载药及体外释药性能。另外,借助SEM对释药后的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微球对BSA有一定的负载能力,GA用量为0.3 ml时,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达11.08%和33.25%。另外,GA用量对微球的溶胀性和体外释药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且随着GA用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SEM结果显示,释药72 h后的微球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降解现象。(3)初步研究了在乳液体系中原位合成聚乙烯醇/HA复合微球的工艺,利用FT-IR、XRD、SEM及TG-DSC表征了微球的成分、组成及形貌。可行的制备工艺是:利用HA溶于盐酸的性质,先将HA以Ca2+和PO43-的形式与PVA水溶液混合,随后分散到溶有Span80的油相中,交联固化后加入Na OH调节体系的p H值以沉积HA。为保证生成纯的HA,1 M Na OH的加入量应不少于2 ml。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肿瘤患者重症肺部感染病原学分布、电解质紊乱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对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62例晚期肿瘤并发重症肺部感染与电
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对除蛋白、脱色、透析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期提高蝉拟青霉多糖的纯化工艺水平。结果显示:以木瓜蛋白酶提取液,Sevag法脱蛋白2次基本除蛋白完全;AB-8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合作也成为各地区谋求发展最大化的必然趋势。继“长三角”区域迅猛发展之后,珠三角地区各成员也为
<正>一、前言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突飞猛进,多数高层建筑都有1~3层地下室,因此基坑工程成为其中主要组成部分,深基坑围护结构和降水方案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提出更高
为了便于对规模化水产养殖池塘溶解氧的监控,该文研制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水产养殖池塘溶解氧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池塘溶解氧的分布测量、智能控制和集中管理。针对常规模
实验和回溯访谈表明,英汉交替传译中的恰当性修复有其独特的机制。在分类上,应在Levelt和Petite的修复分类基础上增加语域恰当性修复和习惯性用法恰当性修复;在修复方法上,受
京津冀现代农业区域一体化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立足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围绕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区域五个维度阐明了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
江苏省是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的农业大省,但是传统的农产品供应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江苏省农产品的矛盾已经从生产环节转变为流通环节,长期以来的重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重症感染老年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痰培养结果的改变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内分泌科收治的重症感染老年患者87例,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