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名贵蔬菜,特别对癌症的防治有较好的功效,有“蔬菜之王”的美称。但由于芦笋嫩茎含水量较高,呼吸作用强,采收后的芦笋极不耐贮藏,低温是控制芦笋嫩茎采收后生理变化的有效措施。在较低的温度下,一般为2-4℃,通过调节贮藏温度、湿度、降温速度、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及适当的预处理,包装等,可以较好地贮藏芦笋。本文实验研究了芦笋的弱光冷藏、营养液和涂膜处理、气调包装贮藏、杀菌预处理、气调壳聚糖涂膜复合贮藏六种贮藏方法,期望能对芦笋保藏工艺的产业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采用在普通冷藏环境下引入弱光照射和化学保鲜剂6-BA、壳聚糖处理来延长芦笋的货架期,并考察弱光照射与化学保鲜剂对芦笋冷藏效果的协同作用。弱光光源使用红色发光二极管,6-BA浓度为10mg/L,壳聚糖浓度为1.5%,定期检测芦笋的感官、失重率、Vc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纤维素含量6个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将弱光照射引入到普通冷藏环境,可以较好地改善芦笋的贮藏品质,在贮藏前期还可以增加芦笋的Vc含量、阻止叶绿素的降解、推迟并延长芦笋的后熟期,减缓纤维素含量的增加,但在控制芦笋失水率方面作用不大;6-BA处理和壳聚糖涂膜对芦笋贮藏品质的改善也有积极的作用。本实验期望把弱光照射和化学保鲜剂引入普通冷藏能成为一种新的芦笋保鲜工艺。
在气调保鲜实验中,采用正交试验考察5℃下不同初始O2/CO2气体比例对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芦笋进行MAP包装并贮藏28d后测定芦笋感官、失重率、Vc、叶绿素和纤维素含量5个指标,实验结果运用方差分析和Duncans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得出初始的O2含量是影响芦笋贮藏品质的最重要因素,在O2为10-15%、CO2为5-10%的初始气体比例范围内,芦笋的贮藏品质最好,28d后,还能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较高的Vc和叶绿素含量,较低的失水率和纤维素含量。
营养液常用于切花的保鲜,本实验采用蔗糖+明胶+D-异抗坏血酸钠、琼脂+肥料两种营养配比的营养液,用以给贮藏期间的芦笋提供水份及营养,以及复合涂膜处理采用壳聚糖+苯甲酸钠+6-BA、壳聚糖+Vc+草酸、壳聚糖+草酸三种涂膜配方对绿芦笋进行涂膜处理,考察其在5℃冷藏下品质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营养液处理能显著延长芦笋的货架期和改善芦笋的贮藏品质,使芦笋在贮藏14d后还能保持非常鲜嫩的状态,而复合涂膜处理对芦笋的贮藏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贮藏9d才丧失商品价值,对照组在第7d时已经毫无商品价值。
另外,采用食品工业中常用的KMnO4、NaClO、UV三种杀菌处理在芦笋的贮藏保鲜中还未见报道,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杀菌预处理对芦笋的贮藏品质有不良的影响。把经过壳聚糖涂膜处理的芦笋再进行MAP贮藏,考察MAP和化学保鲜剂复合保鲜对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并采用不同厚度的聚乙烯薄膜来进行芦笋的MAP贮藏,实验结果表明,较厚的聚乙烯薄膜和壳聚糖涂膜对芦笋的MAP贮藏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