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长沙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制订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干预研究方法,从长沙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抽取87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其中一个班级作为干预组,另一个作为对照组。应用自行设计的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安全调查表,并采用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对干预组中学生进行干预,12个月后再次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比较干预以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干预组和对照组各自在干预前后的差异,评价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1、干预前,精神暴力的检出率为59.0%,躯体暴力的检出率为35.7%,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发生在校园内的各种暴力现象,有29.0%的学生认识不到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面对校园暴力,有43.4%的中学生会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报告,28.6%的中学生不会报告,28.0%的中学生没有想过或不知道怎么做,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男性、独生子女、父母关系不好、父亲饮酒等是校园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3、干预后,干预组精神暴力、躯体暴力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其中精神暴力检出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躯体暴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精神暴力和躯体暴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校园暴力现象的认知对照组和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面对校园暴力,是否会报告,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前后对校园暴力的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长沙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较为普遍:大部分中学生对校园暴力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应对措施。2、校园暴力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身四个方面的影响,因此要从这几个方面共同着手最大程度上降低校园暴力的发生。3、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校园暴力干预措施对提高中学生的正确认知、转变态度、降低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