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病理指标的结直肠癌预后预测模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血清酶学指标和病理特征是具有肿瘤预后潜力的常见临床生化、病理指标。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单个临床病理指标与肿瘤预后的关联,但基于多个指标的经济实用的预后预测模型少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筛选并整合上述临床生化、病理指标,开发出可用于结直肠癌的实用、有效的预后预测模型,并利用临床动态数据对预后模型进行验证。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湖北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结直肠癌的患者,随访截止到2018年8月。利用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到了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环周切缘、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放疗和化疗等临床病理信息,及患者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一个月以及术后三个月的肿瘤标志物、血清酶学以及炎症因子等临床检测指标数据。利用Epidata 3.1来建立数据库,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具有完整临床及随访信息的患者被纳入分析。预后评价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将连续变量转化为二分变量。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检测各个临床指标以及基于临床生化、病理指标所构建的综合预测模型的预后价值。通过时间依赖的ROC曲线来获得各个预后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以选出具有最佳预测性能的模型。根据最佳预后模型构建相应的列线图以评价患者一年和三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以及总体生存率,并进一步利用校准曲线来区分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SAS Proc traj过程结合临床检测数据来构建动态轨迹以验证预后模型的预测性能。利用SAS 9.4和R 3.5.1进行统计分析,所有分析均为双侧检验,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65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标准差)为58.300(±12.000)岁。男性患者有1302例(60.140%),女性863例(39.860%)。中位随访时间为28.830个月,死亡率和进展率分别为13.160%和19.860%。TNM分期III期和IV期、低分化、脉管癌栓、神经侵犯阳性以及放、化疗(P<0.05)在肿瘤进展组中的分布比例较高。而TNM分期III期和IV期、结肠、低分化和环周切缘阳性(P<0.05)在出现死亡结局的患者中分布比例较高。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HR=2.072,95%CI:1.709-2.512)、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HR=2.340,95%CI:1.930-2.839)、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onocyte/Lymphocyte,MLR)(HR=1.875,95%CI:1.549-2.271)、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HR=1.720,95%CI:1.412-2.094)、TNM分期(HR=3.914,95%CI:3.028-5.058)、高分化(HR=0.784,95%CI:0.640-0.960)、脉管癌栓(HR=1.510,95%CI:1.224-1.863)、神经侵犯阳性(HR=1.386,95%CI:1.115-1.723)、化疗(HR=1.596,95%CI:1.299-1.960)和放疗(HR=1.849,95%CI:1.313-2.606)是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CEA(HR=2.584,95%CI:2.015-3.313)、CA19-9(HR=2.247,95%CI:1.766-2.860)、MLR(HR=2.057,95%CI:1.624-2.606)、GGT(HR=1.978,95%CI:1.568-2.497)、TNM分期(HR=3.543,95%CI:2.575-4.874)、环周切缘阳性(HR=2.601,95%CI:1.335-5.065)、高分化(HR=0.748,95%CI:0.587-0.952)和直肠(HR=0.858,95%CI:0.678-1.087)是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基于CEA、CA19-9、MLR、GGT、TNM分期、分化程度、脉管癌栓、神经侵犯、环周切缘、肿瘤部位以及放化疗等指标所构建的综合预后模型比单独的指标具有更深远的预测价值,一年无进展生存和总体生存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841和0.844。预测模型的C指数分别为0.800(95%CI:0.779-0.821)和0.792(95%CI:0.765-0.818),无进展生存和总体生存所对应的校准曲线的Brier得分分别为0.123和0.107。通过构建基于临床病理指标的动态轨迹,将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我们发现,高风险组出现疾病进展的风险是5.258(95%CI:3.162-8.742)倍,出现疾病死亡的风险是5.342(95%CI:2.700-10.570)倍。因此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结论: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肿瘤标志物、血清酶学指标、炎症因子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预后模型在可切除结直肠癌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预后预测性能。因此,可认为本研究中所构建的综合预测模型可作为经济有效的预后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并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在热冲压过程中,高温和高载的条件使得钢板和模具之间的摩擦磨损情况变得复杂,而成形中的摩擦磨损行为会对成形件的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合金化热镀锌(GA)硼钢、热镀锌(GI)硼钢、铝硅镀层(Al-Si)硼钢和H13热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温摩擦磨损试验,从摩擦系数、磨损率、磨损形貌等方面研究了温度和载荷在热冲压过程中对三种带有镀层的硼钢B1500HS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本文的具
超材料是一类复合材料,它是由已存在的天然物质进行合理的人工设计得到,因此超材料具备一些不同于天然材料的优异特性。基于超材料的吸收器可以通过选取材料和优化结构参数得到所需的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当吸收器结构的介电常数与其磁导率接近时,达到结构阻抗与自由空间阻抗的匹配,即实现对电磁波的完美吸收。近年来,超材料吸收器完美吸收的特性使其在太阳能捕获、隐身和热发射等众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此,宽波段完美吸收
随着5G标准化的逐步完成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增强高速铁路场景下的无线通信技术也逐渐被提上日程。高铁的无线环境以视距成分为主,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由于依赖多径分集带来的增益,受空时相关性和多普勒频移影响较为剧烈,所以并不完全适用于高铁无线通信系统。本文考虑在高铁场景下利用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
地下水是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因为地下水储藏总量丰富、天然过滤水质透明并且易于挖掘等,可以满足许多制造业、农产品业以及居民的生活用水。在中国超半数城市地区和很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将地下水作为主要的饮用资源,人们和相关行业的日常行为会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农产品行业在种植期间施肥过度,化工业在生产时的废水以及居民日常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置都会对地下水的水质造成影响。由于地下水处于深底,所以在其水质受到影响时人工
在人们对接入因特网的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提供可移动、便捷地接入因特网的无线局域网越来越受欢迎。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原本针对有线传输环境而设计,但无线局域网具有高误码率、错误突发等特点与有线网络大不相同,所以TCP协议应用在无线局域网系统时,性能不如人意。因此,如何进行无线局域网中的TCP业务性能优化问题对推动无线局域网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深入研究并分析了无线局域网中TCP性能异常问
目的:通过观察调督针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探讨调督针法治疗本病的疗效,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探寻新的方法、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河北省中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随诊及病房住院治疗的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调督针法治疗,对照组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同时保证治疗时间皆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运动功能评分
声品质是车辆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领域。初期,人们从减小烦躁度、提升舒适性的角度来研究声品质,后来认识到对车内声的感知具有多维度属性。声品质在感知空间可分解成多个独立维度,最常见的为舒适性、动力感和运动感。目前针对车内噪声的控制大多以发动机噪声发火阶频率成分为被控对象来降低车内声,虽然可一定程度改善听觉舒适性,但也减弱了车内声与车辆运动状态的关联,去除了驾驶互动性方面的正面作用,甚至有负面影响,不能满
肺癌的发生常伴随人血清内腺苷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的异常表达,因此对这两种肿瘤标志物的同时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光子晶体微球具有独特的光子禁带特性,可呈现出不同的结构色,因此被发展成为一种编码载体进行多元传感分析。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微流控液滴技术制备了尺寸可控、单分散性良好的二氧化硅光子晶体微球,通过光子晶体微球的结构色编码和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实现了对人
使用电容作为储能元件的开关电容DC-DC转换器相比开关电感转换器可以提供更好的功率密度,更小的体积,因此在诸如便携式电子设备等低功率或面积受限的应用中更具吸引力,为保证设备可以长时间地稳定运行,提高开关电容转换器芯片的系统效率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由于PWM、PFM等调制模式下的开关电容系统有闭合环路,存在稳定性问题,因此对开关电容转换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难点。基于以上讨论
冲裁加工是板料成形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其因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而在汽车、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产品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板料经过冲裁后,制件边缘往往会产生高低不等的毛刺。毛刺的存在不但会影响冲裁件的断面质量,还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同时也会对产品生产和使用带来安全隐患。随着对冲裁件断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实现冲裁毛刺的有效抑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以板材的落料加工为研究对象,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