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内蒙古乌海能源公司平沟煤矿为工程背景,为了对极近煤层高应力软围岩巷道巷道的布置和围岩支护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深入研究,选用了巷道技术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模拟、相似材料的模拟和现场影像观测等先进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通过现场的调查了解巷道服务的情况,对巷道围岩采取样品,对试样进行煤岩力学参数实验,最终确定巷道围岩为泥化软岩;通过理论对巷道遗留区煤柱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公式计算得出遗留区段煤柱稳定临界宽度具体数值;根据平沟煤矿各岩石地质条件和岩层参数,建立了平沟煤矿极近煤层高应力软围岩回采巷道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在单、双侧采空两种情况下,模拟不同煤柱宽度下底板内应力,根据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结果绘制应力分布图像,结合图像探讨煤柱底板的应力分布规律;对将巷道布置在采空区还是煤柱下分别进行讨论,总结两种方案的的优缺点,推导如何选择煤层回采巷道合理位置的方法,最终根据上述所有模拟实验及分析,确定回采巷道的具体布置方案是外措施布置,并确定了最佳布置错距为8.7m。增加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实验主要模拟巷道工作面在不同开采进度的情况下,上覆岩层的沉降规律以及巷道原始岩石应力平衡被破坏的条件下,采空区顶底板垂直应力重新分布的变化过程,观察周期来压现象,根据巷道最终垮塌情况,确定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以及“三带”的划分,最终确定巷道的主要支护地点。讨论了锚杆、锚索机理和锚喷与围岩联合承载机理,结合泥化软岩、高强度构造应力的实际境况,提出并采用了“树脂锚杆+金属网+锚索+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法,通过FLAC3D数值软件模拟了在矿山采动影响下,改变巷道顶板、两帮锚杆长度和锚杆行、间距参数下,巷道围岩的变形条件,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巷道支护设计参数。基础参数选取妥当后,对各支护物设计完备的施工方案,并广泛应用于支护实践。现场的观测和数据分析证明设计的巷道支护方案较为合理,支护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