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sk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血液净化患儿的临床资料,筛查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多因素分析的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以期为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提供评估工具,提高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水平,降低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行血液净化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一般资料、疾病治疗相关因素、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因素、血液净化治疗相关因素、实验室相关指标以及彩超诊断结果等。根据多普勒彩色超声结果,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08例患儿资料为DVT组;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16例患儿资料为非DVT组。统计分析:首先根据数据资料类型采用合理的统计学方法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回归系数、OR值及其95%CI,根据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应的公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建立临床决策曲线分析为医务人员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结果:1.单因素分析:入院方式、小儿危重症评分升高、制动、躁动、导管留置时间延长、管路凝血、抗凝不达标、导管功能障碍、APTT可能会导致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升高(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路凝血、制动、躁动、导管功能障碍、抗凝不达标是预测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3.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影响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回归系数,根据对应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公式,构建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为:(?)4.风险预测模型评价:本研究中构建的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9,约登指数为0.426,敏感性67.6%,特异性75%。结论:1.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管路凝血、制动、躁动、导管功能障碍、抗凝不达标。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精准干预,以避免或降低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2.本研究中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力为中等水平,在临床工作中结合临床实际使用该模型可以及时评估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概率,为血液净化患儿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呈现出互相交流、理解、学习的趋势,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一种,其作用不言而喻。日本国际基金交流组织关于“日本以外的国家及地域日语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8年的日语教育机构、日语教师、日语学生等相关数据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所以本文选择从二语习得这个角度切入对日语寒暄语进行语用研究。寒暄语是日语交流中促进交往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许多寒暄语使用频率较高,但学习者运用过程中多多少
目的:观察曲马多用于二次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探究其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为未来临床上产后镇痛用药的选择及产后抑郁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总共纳入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二次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划分为三组,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组(R组),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组(S组),曲马多静脉镇痛组(T组),每组20例。每组均在住院后第一天接收EPDS评估。产妇入室后行常规监护,开放上肢外周静脉,行腰硬联合麻醉,调节麻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前锯肌阻滞在肝癌开腹手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癌开腹手术患者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行前锯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注射0.25%的单纯罗哌卡因溶液40ml,试验组注射0.25%的罗哌卡因以及1ug/kg的右美托咪定混合液共40ml。比较切皮前后5min血压心率变化及两组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预测产妇硬膜外腔穿刺深度的可行性,研究超声测量产妇皮肤至硬膜外腔的深度(Ultrasound-measured depth,UD)和实际穿刺深度(Actual needle insertion depth,ND)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年龄、身高、体重、BMI(Body mass index)一般身体指标的相关性,以便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在吉
目的:临床上,多发伤患者肌钙蛋白Ⅰ(cTnl)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部分多发伤患者往往在没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情况下,仍存在cTnl升高。此类患者在行急诊手术时,对于麻醉医生来讲,在术前评估,麻醉诱导,术中监护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非心脏疾病的多发伤患者中,cTnl升高是否与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相关。方法:检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管理系统2015年5月1日至2018年5月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联合肺复张(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RM)在肥胖患者全麻俯卧位手术中麻醉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90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 kg/m~2的拟行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的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C组,PEEP=5cm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低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SCLC患者的毒性及疗效,探索低分割放疗治疗SCLC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中所有患者都被告知了治疗的风险,并在放疗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治疗的SCLC病例。所有接受化疗同步低分割放疗(PTV:30 Gy/10 F,PGTV:45 Gy/10F)治疗的患者均符合分析条件。化疗方案为依托泊苷+顺铂(EP
本文主要针对上古日语的辅音和元音进行了逐一研究,构拟出了上古日语的音系。本文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是方法论上的,即探究研究日语语音史的时候应当如何去运用万叶假名;第二个目的是从对音材料、方言材料和类型学等多个角度出发观察上古日语的音系结构,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构拟出更加合理的音系。本文主要使用了对音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采用了万叶假名、日语方言等材料,对单/复元音问题、P音问题和甲乙类假名的来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臂丛神经上干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对术中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术后屈肘屈腕肌力、血流动力学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1月,择期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全身麻醉组(GA组,n=12例)、试验组1即全身麻醉联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GA/ISBB组,n=12例)及试验
研究目的: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式复杂度加大,手术刺激也更加强烈,随之镇静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研究旨在将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加入常用的丙泊酚-芬太尼镇静方案,观察是否可以提高手术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择期拟行ERCP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