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与空间信息有关的领域。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同时,我国山区崩塌、滑坡等灾害日益突出,因此,将最新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到地质灾害研究就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围绕地质灾害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灾害危险性评价,以日本谏早市崩塌地质灾害为例,按照“问题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评价因素在GIS环境的准备—危险性评价数据库建设—危险性评价模型分析评价分析—危险性评价结果的确定和GIS显示”的工作程序,尝试在崩塌危险性评价中融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解决过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效率低、精度差、费时费力等问题,实现崩塌地质灾害的信息化、科学化。取得主要成果与进展有:(1)研究中采用了ESRI最新的ArcGIS9.0版软件作为工具,充分发掘了其中的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成功的将GIS和数量化理论、信息量法较为理想的融合在一起,开展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2)通过利用GIS作为分析工具并结合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作为研究手段,获取了谏早市完整的崩塌灾害危险性区划图。(3)研究结果表明,谏早市85%以上的极高度危险区分布在倾斜角度大于30度的范围内;崩塌灾害多易发于倾斜角度大于30度的山体。文章取得的结果表明,基于GIS的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与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更加快速、高效,在实现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向模型化、定量化转变的同时,科学性与准确性得到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