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稳定化修复——以豫西北某市原位稳定化修复为例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uhu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针对北方石灰性土壤的特点,筛选出两种稳定剂,稳定剂A和稳定剂B,进行小麦和玉米季大田试验,研究两种稳定剂的修复效果并探究其修复机理,以期为农田土壤原位稳定化修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  1.稳定剂A和稳定剂B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在稳定剂A高量处理下,小麦增产8.11%;在稳定剂B高量处理下,小麦增产8.55%。  2.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稳定剂A和稳定剂均能使小麦籽粒中Pb、Cd含量降低。施用高量稳定剂A,矮抗58和洛麦23籽粒Pb含量分别降低44.93%和35.88%;矮抗58和洛麦23籽粒Cd含量分别降低19.03%和15.64%。施用高量稳定剂B,矮抗58和洛麦23籽粒Pb含量分别降低52.38%和22.53%;小麦矮抗58和洛麦23籽粒Cd含量分别降低14.50%和8.17%。稳定剂A和稳定剂B对Pb的修复效果比对Cd修复效果好。  3.稳定剂A和稳定剂B可以降低玉米籽粒中Pb、Cd含量。施用高量稳定剂A,玉米籽粒Pb、Cd含量分别降低35.52%、51.04%。施用稳定剂B高量,玉米籽粒Pb、Cd含量分别降低32.59%、48.53%。  4.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稳定剂A和稳定剂B能够降低小麦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和各时期根中及茎叶中的Pb、Cd含量。当稳定剂A和稳定剂B高量的情况下,小麦各时期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根中和茎叶中的Pb、Cd含量降低最多。  5.稳定剂A和稳定剂B能够降低玉米成熟期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及根中和茎叶中的Pb、Cd含量。其中玉米根、茎叶、籽粒中重金属Pb、Cd含量,表现为根>茎叶>籽粒。
其他文献
粮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是任何一个国家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的主要利用形式耕地集合了光照、气温、降水、地形等自然资源因素,形成了以粮食为主的
马铃薯青枯病是由马铃薯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威胁到了马铃薯的正常生产,同时由于青枯病为细菌性土传病害,植株感病是系统性侵染,青枯病的
近几十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及其对自然、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全球性话题。光温水等气象要素作为农业生产的最重要自然
人体缺锌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营养元素失调症之一,饮食中Zn摄入量的不足被认为是引发人体Zn缺乏问题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在缺Zn问题发生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及其偏远地区,通过土施或喷施Zn肥以提高谷类作物籽粒锌含量被证明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锌强化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体Zn的重要来源,我国主要麦区土壤多处于潜在缺锌水平,在该区域土施锌肥对籽粒Zn含量和产量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而叶面喷施Zn肥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