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与传统以基础设施为中心的无线通信网络设计思想相比,认知无线电更加关注于以用户为中心、以目标驱动为框架的理念,因此,从认知终端可观测的角度考虑局部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以基础设施为中心的无线通信网络设计思想相比,认知无线电更加关注于以用户为中心、以目标驱动为框架的理念,因此,从认知终端可观测的角度考虑局部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及快速适应问题,将复杂电波传播机制和认知方法进行有效融合,有利于提高认知终端对于无线环境局部特征的认知能力;另外,与频谱密切相关的信道状态估计在无线环境解析中是不可忽略的,面向动态环境复杂的衰落信道,认知终端具有一定的信道参数预测能力,以便根据环境变化实时调整操作参数,为提高频谱利用率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依据。本文从认知终端角度出发,研究面向无线信道衰落特征的认知问题;利用可变长Markov链(VLMC, Variable Length Markov Chain)技术,对无线信道的衰落状态信息进行学习、分析与推理,通过理解信道记忆信息,对无线衰落信道进行建模,识别衰落统计特征,并构建信道状态预测方法,实现感知结果与实际环境的高度匹配。具体贡献及创新点如下:1、VLMC的衰落信道建模:在衰落参数样本的基础上,利用VLMC技术,建立衰落信道模型,其中包含两个重点与难点:最优衰落分区问题及最优VLMC信道模型的选择问题;文中还给出基于先验知识(分区个数及状态转移概率个数)的快速VLMC信道建模算法。2、衰落信道统计特征参数识别:利用VLMC信道模型推导衰落特征参数的统计计算方法,研究由VLMC模型处理后的信道统计特性与局部动态衰落信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识别无线衰落信道的统计特性来表征局部信道质量。3、信道衰落状态预测:通过上述模型建立局部的电波传播特征库,面向具体的衰落信道参数,利用已知的认知信息来预测无线传播环境中未来信道状态信息,实现具有局部环境认知能力的无线信道状态预测。4、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估:通过仿真结果,评估了利用VLMC技术进行无线衰落信道认知的准确度和有效性;结果还表明,基于VLMC的衰落信道认知方法在精确度和复杂度方面做了更好的权衡。
其他文献
机器与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是指利用自动控制及网络通信等技术,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自主数据通信与信息交互的一系列技术或技术组合的总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在寻求传输速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以支持日益兴起的移动多媒体娱乐和其它移动应用的发展,而时分长期演进(TD-L
现代的工业生产中,电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各样的电阻都需要校准比对才可以投入生产应用。在现代精密电学计量中,电阻成为电学计量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可见,如何确定采样电阻的相关参数已成为精密电学测量技术的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国际上,高精度电阻比对测量中,采用具有两个独立回路的电阻比较电路。两个独立回路电阻电桥平衡条件是两个被比较电阻上的电压降相等。电桥两个电阻的比值即为流经其电流的反比。主
SMS(单模-多模-单模)是一种基于多模干涉原理的光纤结构,该结构具有简单、易加工、低成本、高灵敏度等特点,依据其独特的传感特性可以研制各种传感器。近年来,对于该结构的光学特
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Wireless Video Sensor Networks, WVSNs)可以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室内医疗护理、3D重建、环境监测等场合,已经成为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
在无线通信下行链路中,多天线技术受到广泛青睐。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MIMO-OFDM不但可以提高频谱效率,成倍地提高系统容量,还可以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符号间干扰。单载波频
当今,LED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显示终端,液晶电视也步入寻常百姓家。其在画质和能耗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从2008年开始,直下式区域调光 LED背光液晶电视不仅仅只处于
低频透地通信作为一种应急通信手段,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鉴于大地信道的复杂性、多变性、多径效应和有限带宽等特性,对传输信号的带宽及速率等有许多特殊要求。而低频弹性波
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雷达是一种利用多个发射阵元协同发射分集信号,并通过多个接收阵元同步接收,联合处理回波信号的一种新兴的雷达体制。与传统的雷达
MIMO雷达,有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因其好的波形分集能力和较高的发射自由度,已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按照体制来分,可以将其分为脉冲波雷达和连续波雷达。调相连续波雷达具